10月14日,《葫芦文化丛书》“以色列卷”编纂工作座谈会在曲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葫芦文化丛书》“以色列卷”主编永逸先生专程来到中国,就该卷的编纂工作与丛书总主编扈鲁教授进行了座谈交流。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吴诺先生,来自俄罗斯的金花女士和朱丽叶女士,以及丛书《文学卷》主编曹志平教授、丛书《东昌府卷》副主编巩宝平副教授、丛书《海外卷》副主编宋广新先生等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由扈鲁教授主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永逸先生汇报了“以色列卷”的编纂进展情况,就本卷的整体框架结构、各章节内容安排、与有关高校和机构的对接情况、下一阶段重点编写任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他表示,葫芦是被人类最早驯化的植物之一,在世界各地分布极为广泛,它的实用功能、艺术价值及象征意义早已融入到各国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在永逸先生近半年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中,葫芦在以色列文化体系中的独特价值与重要地位,已经愈加清晰、愈加丰富地显现出来。
永逸先生表示:
《葫芦文化丛书》“以色列卷”的编纂工作,为以色列打开了一扇向世界介绍本民族文化和葫芦文化的重要窗口,他将全力推进本卷编纂工作,向世界展示以色列葫芦文化的精彩。
永逸先生介绍编纂情况
吴诺先生、金花女士、朱丽叶女士分别介绍了本国的葫芦文化研究情况,对进一步加强葫芦文化的跨国、跨地域整合研究提出了新思路。曹志平教授、巩宝平副教授、宋广新先生分别结合各卷的编纂工作体会,对加强葫芦文化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的关系研究提出了积极建议。
扈鲁教授做了总结讲话,对永逸先生等国际友人重回中国表示欢迎,向他们和国内与会学者专家为丛书各卷的编纂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扈鲁教授说:
丛书“以色列卷”编纂工作启动以来,永逸先生克服各种困难和不便,全身心投入到丛书编写工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第一手宝贵资料,论证并确定了本卷的框架结构,完成了以色列历史和文化等章节的撰写,丛书编纂工作进展顺利、富有成效,永逸先生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对葫芦文化的热爱之情令人钦佩。
扈鲁教授讲话
座谈会上,扈鲁教授还介绍了《葫芦文化丛书》以及《丛书续编》的有关情况。
他指出,丛书编纂工作启动以来,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反响,社会各界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