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树倒猢狲散p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树倒猢狲散


树倒猢狲散


Time  18:49:35 情感驿站  女人口述


中国实现现代化,依然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缺乏法制意识,尤其缺乏公民意识。


这个题材写起来会很枯燥,也容易长篇大论,在这里,我将粗线条、然而明晰地表达我对这一题材的观察和分析。


所谓的公民意识,我的理解是:作为一个公民,在观念上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把整个社会、民族、国家的利益置于个人的利益之上,而不仅仅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在实际行动上,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关注并参与社会变化,推动国家向这健康的一面发展。


是否具备公民意识,关键之一在于怎么看待“利益”,一个人仅仅关心自身的、家族的、集团的……私利,而不关心他人的利益,尤其是社会、国家的公利,这就不是公民意识,这只能称之为自私自利的意识;公民意识的关键之二在于公民自身的素质,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思考能力和经济基础。


通过以上描述,读者大体就能得出结论,在当代中国,具有公民意识的人数太少,绝大多数人仅仅关心自身的利益,及和自身利益相关联的个人、单位和集体。


如果我们考察利益链,我们就会发现,以个人利益为核心,形成了一个由近及远的利益圈:


个人核心利益:收入、地位、名誉、前途;子女就读、就业、前途等。


家庭(家族)利益:配偶、家人、亲属的利益,以及以姓氏、亲属为标志的家族利益。


外围利益:朋友、合作伙伴的利益。


单位利益:所在工作单位的利益。


行业利益:比如交通系统、殡葬行业的利益。


集团利益:一个特定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比如,所谓的官官相卫,卫护的就是整个官场的利益。


民族利益:作为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只关心自己民族的利益。


地域利益:地方之间的利益,包括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省与省、部与部之间的利益,本地的人,着力维护的是本地的利益。


所有上述的利益,虽然涉及范围有大有小,但归根结底,都属于私利。


我一再地注意到中国人在维护私利上的自觉性、主动性乃至主观能动性:


首先,中国人采取各种合法、不合法的方式维护并扩大自身的利益,达到了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程度。道德和律令被置于一边,眼里心里只有金钱、权力、地位和美色;自私自利的结果,是贪官污吏多如牛毛,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潜规则盛行,导致中国不仅是一个谎言大国,也是一个欺诈大国。


其次,中国人胳膊肘绝对不会往外拐,通常不问是非,只会替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说好话、打圆场,甚至开脱,并且不惜说假话、制造假象。就算乡下人吵架,明明是甲不对,但和甲关系密切的邻居会拉偏架,事后帮甲说话;官场里边,一个官倒下来,另一个关系密切的官兔死狐悲,会在事前通风报信,事后百般救援,根本无视对与错;官场出了丑闻,官场中人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替同僚开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经常说谎,信口开河,睁着眼睛说瞎话;本单位出了事,本单位的人一般都会守口如瓶,装聋作哑,一问摇头三不知;本地的纪委,一般不会查处本地的官员,而本地的媒体,一般也不会率先爆料本地的丑闻;地沟油行业的丑闻,其黑幕也不会由地沟油行业内的人率先揭开的;至于国家实行行*体制改革,各个部委考虑的也是集团的利益,想方设法阻扰本部门的权利被削减,竭尽全力扩大自身的权力。


第三,私利催生了潜规则。虽然有各种明规则,但是,为了利益,催生出各种或明或暗的潜规则,几乎各行各业都有潜规则,公众为了自身的利益,和潜规则达成媾和,遵守潜规则的自觉性,远超对于明规则的遵守,达到了法不责众的地步。


第四,中国人只根据自身利益来行事。甚至包括读书人、有文化的人,只要一个人对自己好,有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哪怕对方是贪官污吏、大奸大恶,也不加拒绝,并且感激涕零,甘心作*师、走狗、帮闲、扈从,助纣为虐……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实在太多,在文革时期也屡见不鲜;至于抗战时期甘做汉奸的伪*,人数竟然有数百万之巨。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缺乏公德,破坏公物,盗取公物,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屡见不鲜;为了利益,中国人可以随便妥协,罔顾法规和道德,就算是法官、律师,知法犯法的事情还少见吗?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缺乏洁癖的民族,只要有利可图,中国人可以和社会上各种丑闻、腐败、潜规则达成媾和,相安无事。


在我看来,“利益”二字,是了解中国人性格、行事方式的关键因素。所谓的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树底下好乘凉、成王败寇……说穿了,无非是“私利”二字。


——比如,树倒猢狲散。为什么树倒了,猢狲就散了?树,代表着利益,是猢狲赖以生存的基础,树倒了,意味着这棵树无法再给猢狲输送利益了,猢狲当然也就拍拍屁股走人,转而寻找下一棵树去了;至于树是死是活,是烂掉了,还是被当做柴火烧掉了,猢狲一概不管,哪怕猢狲曾经对着树举着拳头宣过誓。


那么,为什么你一走茶就凉了呢?因为你这个人从前有给他人输送利益的权力和地位,自然会有一大群逐利之人团结在你的周围,奉承你,伺候你;但是你走了,意味着你失去了权力,其他人从你那里已经无利可图了,为了自己的利益,从前团结在你身边的那些人自然要寻找新的可以从中牟取利益之人了。


中国人这种只顾自身利益的方式,导致中国形成格子化的利益结构,这种利益结构蕴含了分裂、混乱的因素。在中国历史上,当中央*府的威慑力和利益能够输送到整个棋盘时,此刻,每一个格子服服帖帖,全国一盘棋,形成大一统的局面;但是,只要中央*府的权威无法控制住格子,输送的利益无法让格子满足,这个时候,每一个格子就会根据自身的利益、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运转,只顾自己,各怀*胎,各找后台、靠山,各自为战,全国不再一盘棋,而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


所以,中国历史上诸侯大战、*阀混战的场景屡次上演,其主要原因就是私利的格子化:一个个利益的格子,在扩大自身利益上面,从来都是不讲原则、不问是非、不择手段的。中国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白了,无非就是为利益合,为利益分。


——而作为纯粹的利益动物,中国人对于自身的利益极为敏感。中国人在面对自身利益时,从来都是一窝蜂,要么一窝蜂地拥上去,要么一窝蜂地逃命,从来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以至于经常形成踩踏、拥挤的混乱场面;在历史上,历朝历代,统治集团统治中国人的方式主要是恩威并施,要么诱之以利,进行收买;要么动刀动枪,大开杀戒。即便在现在,我们依然能看到这种驭民的古老招数:地方官搞拆迁,给你钱你不满足,那么好,推土机就来了,直接弄死你,杀鸡给猴看,看谁还敢不服从。


这种只顾私利的利益取向,不仅妨碍了中国人公民意识的形成,妨碍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实际上也埋下了国家混乱、分裂的诱因。


在中国,从来都是乱上面,只要上面少数人一乱,下面的人“群龙无首”,就乱成一锅粥,四分五裂,难以收拾,原因是中国不是一个公民社会,而是一个人治社会,属于明显的倒金字塔型不稳定结构;而成熟的民主国家,就算总统每天死一个,国家的运转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人数庞大的公民支撑了整个国家,属于正金字塔型的稳定结构。


——很可惜,中国的官场至今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整个官场唯利是图的特征依然非常显著,官场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所属集团的利益上,即,维护官场既得利益,确保自身的统治;换句话说,统治集团维护的也仅仅是自身的私利。


如你所知,这样的国家缺乏长久保持稳定的基础。


本文地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