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降准情理之中 时点意料之外
研究结论
事件:央行宣布自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降准本身实属情理之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热钱和"冷钱"流出。促使热钱流出的原因,一是人民币升值已经基本到位,二是中国地产调控超预期,三是全球资金避险情绪上升。除了热钱外,国内高净值人群的"冷钱",因面临*治经济局势不确定性增加,也有明显外流迹象。根据招商银行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受访的亿万富翁中,27%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此外还有47%正在考虑投资移民。热钱与"冷钱"加速流出,必然要求货币*策释放流动性对冲。未来释放流动性可选工具极其有限。特别是到期央票,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三个月加总一共只有380亿,而从过去经验来看,每年春节前后都需要投放数以千计的流动性。短期内财*存款的释放可能提供一定的流动性,但毕竟这只属于季节性因素,难以成为持续性的流动性来源。
我们仍坚持我们此前的观点,即热钱外流将倒逼存贷比和存准率。75%的存贷比监管红线已然难以维持。即使未来热钱不再流入,银行的增量存贷比也会超过75%。银行将不得不从资金业务抽取流动性来补贴存贷业务。若热钱流出继续,降准备金将会是一个持续性的对冲手段。降准备金是否能提升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答案是否定的。
原因在于降准备金所释放的流动性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即体现为银行的同业负债,但从同业负债到存款这个过程很难实现,除非放开信用债的发行。也就是说,降准备金本身难以改变目前银行不断趋紧的存贷比现状,而后者正是目前信贷投放面临的最大瓶颈因素。
此次降准利好银行股。本次降准预计能够释放3700亿的流动性,对于改善银行当前偏紧的流动性状况有所助益。不考虑流动性风险的降低,此次降准预计能够提高银行业绩0.6%。此次降准,标志着下一阶段货币*策的对冲和放松将主要依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完成,而并非依赖于降息,这种调节方式更有利于保护银行的净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