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市新闻宣传战线紧紧围绕市委市*府中心工作,唱响“曲阜声音”,讲好“曲阜故事”,全年共完成省级及以上各类媒体发稿余篇(条),协调上级媒体采访余人次,对上报道成绩位列济宁市各县市区第一名。
闻令而动,一线报道“强担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市新闻战线挺进一线、深入一线,坚持“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热温度”,统筹推进新闻报道、社会宣传、舆情管理三大任务,做到了快速反应、全程跟进、澄清谬误、弘扬正气。迅速建立疫情应对宣传引导机制,开设专题专栏,强化显*宣传,播发报道余篇(条),推出先进典型40余名;“临时*支部”“强产业、稳链条”等做法在人民日报、央视刊播;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发布的权威信息单平台点击均超过10万,累计点击量超过万,充分发挥了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作用。
量质齐增,时度效能“强共振”
把握时、度、效,努力实现与全市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聚焦基层*建、动能转换、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文化“两创”等重点亮点工作,人民日报、半月谈刊发市委书记署名文章,新华社《让“幸福食堂”成为夯实脱贫成果的重要实践》得到省委刘家义书记批示,在人民日报头版、央视《新闻联播》刊发改革举措7篇(条);聚焦重大活动,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国网络诚信大会期间,共播发各类稿件余篇(条);依托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外宣平台,策划开展专题报道及直播30余次,累计阅读量过千万,有效提升了曲阜城市影响力。
项目突破,立体策划“树形象”
完善“项目化”机制,以项目化运作带动外宣工作提质增效。推出实施“一书一册一作品一活动”四个一外宣产品,特色文化书籍《一见“儒”故》和城市宣传画册《孔子故里东方圣城》集中展现曲阜地域风情与人文之美;连续推出《曲阜古城:孔子故里儒家之源》《中国推介——曲阜》等一系列城市宣传作品,举办承办“高质量发展看曲阜”“大河奔腾”等一系列媒体行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地展示我市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昂扬的发展态势。精心策划推出《曲阜曲阜》城市形象展示项目,突出“暖文、爆款”,《圣城匠士》《文创者说》等用创意图文、小视频形式对曲阜形象进行活态化呈现,做强传播力和影响力,阅读量每期破万。
五化共融,托起全媒“新形象”
牢固树立“全媒体”思维,融媒发展呈现出资源一体化、平台智能化、内容精品化、渠道多元化、服务聚焦化等“五化”趋向。一方面,以开展“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全面深化媒体改革转型,“两中心一平台”同步建设推进,建成“一报、一网、两台、两微、四号”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今日曲阜”APP注册用户近7万人;另一方面,坚持“内容为王”,创办《记者观察》刊物,创新推出《小编说报》等多档短视频节目,发布短视频0余条,播放量突破0万次,抖音单条视频点击量突破万,常态化开展移动直播和慢直播60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频共振,推出科普知识、法律普及、非遗传承等系列直播活动,让更多群众通过网络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来。
协同发力,齐头并进“筑根基”
各基层*(工)委紧跟市委步伐、紧贴本地重点,在强化队伍建设、拓宽发稿渠道、加强媒体沟通等方面精进不休,全市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宣传”工作格局。一是加强顶层策划,组织贯彻落实*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重大主题宣传,全年开设专栏专题20余个,组织领导访谈8次,充分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细心用心、专业专注”工作方法,建立纵到底、横到边的新闻通讯员队伍,开展专题培训4期,线索报送更加活跃,发稿渠道更加灵活;三是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各*(工)委、单位结合亮点工作,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如住建系统邀请专业媒体记者前来授课,形成内部“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姚村镇利用蟋蟀文化节、丰收节等契机把主流媒体“请进来”,推出系列报道;尼山镇、小雪街道、农业农村局、工信局等推送的《攻坚莫畏难》《传统文化“培根铸*”》《秋粮要有好收成》《让企业复工复产不“头疼”》等稿件充分聚焦中心、展示亮点,全市对上报道呈现合唱型、集约型的良好态势。
年全市各*(工)委
对上报道成绩排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