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116386.html春秋时期,山东省曲阜人,孔子曰:仁者乐山,这个“山”字究竟是何意?古人说话比较简略,比如河在古代就特指*河。
孔子说:“仁者乐山”的“山”字也不是普通的山,应该是名山大川的“山”,而且其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现在咱就来说说这个“山”字。
山东曲阜孔子讲学之雕像
一、说文解字:“山”与泰山
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个泰山就在孔子故里的附近,泰山在春秋时期已经是中国的名山大川。
《国语周语》:“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韦昭注:“山川,五岳、河海也,也就是说山川的山专指五岳。
《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后因以“山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大家所敬仰的人。《聊斋志异青凤》:“叟致敬曰:‘久仰山斗。’”可以说山也特指泰山。
在春秋以后“山”的含义已经有扩大的趋势,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韦昭认为山川百神的山就是五岳,其实在春秋时期,山特指泰山,因为孔子根本没有把五岳的其他四岳放在眼里,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说孔子登泰山后,而小天下所有的山脉,孔子独尊泰山的思想昭然若揭。
山东曲阜孔子故里的三石之“山”
通过研究“山”字含义的变迁,其规律就是“山”字含义逐渐扩大,春秋时期,“山”字独用就是特指泰山,到三国时期,“山”字独用就是特指五岳,随着儒学成为唐宋的主流文化,唐代,山字又开始特指泰山。
二、说文解字:“山”与仁人
孔子说“仁者乐山”,与此同时,他也说“仁者爱人”,可以说“乐”与“爱”意思大同小异,互为表里,山与人也是如此。
战国时期,因为山陵高且固,常用来比喻帝王。《战国策·赵策》:“一旦山陵崩,长安君将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山东曲阜孔子故里
春秋时期,“山”也是帝王的坟墓。《水经注·渭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秦始皇祭祀泰山,其实就是祭祀远古的帝王,“秦名天子冢曰山”就是说古代秦国把帝王的的坟墓称作山。
至于“人”在周代,也可以特指“周天子”,“仁者爱人”其实也可以说是爱君,一语双关也是文人喜欢的修辞手法。
三、说文解字:“山”字原意解读
山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就是三座山相连,山峰并立的形状。《说文山部》:“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象形。凡山之属皆从山。”也就是说,山,宣畅。使地气宣通,散布各方,产生万物,有石构成而又高峻。象形。大凡山的部属都从山。
山东曲阜孔子雕像
王筠《说文句读》:“无石曰丘,有石曰山”
四、说文解字:仁者乐山之“山”字总结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述,“仁者乐山”的“山”字含义已经基本阐明,这个“山”字是与孔子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也是与周代礼仪制度相联系的,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儒家文化就是“山”的文化,从泰山岩岩,到君君臣臣,“山”字已经与仁人志士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符号,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