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齐鲁大地为何简称鲁而不是齐指动
TUhjnbcbe - 2024/8/15 6:28:00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huanzhetiandi/dianxinbingli/m/17451.html

关于齐鲁大地为何简称“鲁”而不是“齐”,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在漫长历史中,齐鲁大地更多的时候简称为“齐”,而不是“鲁”。当然,这里的“齐”所指称的范围并不是如今的齐鲁大地,而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所属的国土范围。

秦灭六国,齐地被改为齐郡。西汉时复立齐国,治所在齐国故城临淄,辖7郡73县,地域范围相当于如今的鲁中、鲁北、胶东半岛等。此后齐郡一度改名齐州,治所在临淄、青州两地发生若干变迁,建制和规模基本延续下来。在中国历史资料中,以“齐”代指太行山以东这片土地的传统一直存在着。直到清初设置山东省,“山东”才成为“齐”后的又一专用地理名词。

齐鲁大地

谈到“鲁”必须提到“鲁郡”。秦灭六国,鲁地被改为鲁郡,名称一直延续至唐朝。鲁郡的治所在鲁县(今曲阜)、兖州两地发生若干变迁。其所辖范围始终较小,一般是以鲁县为中心的5县、7县等地,隋期时曾扩充到10县,大体包括现在的曲阜、兖州、任城、驺、泗水、平陆、龚邱、梁父、博城、嬴等地。

“鲁”被作为山东的简称有下面两个传说:

1、中国首次启用各省简称是武昌起义后,起义政府要求限时上报自己拟定的简称,因为河北首先上报“冀”,山东后报了“齐”,但两个字容易导致读音上的混淆。最终,山东只好改称“鲁”。

山东简称为鲁有民间传说

2、从发音的角度上来讲,“鲁”音比“齐”音更加有力和清晰。因此在上报之后,获得当时新派文化研究者的首肯,在投票中胜出。

以上两种说法都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共识,也许只能算作民间野史吧。

那么,“鲁”为什么能打败“齐”成为山东的简称?

1、鲁地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诞生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等一系列代表人物,在汉武帝时期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主流文化,“齐鲁之学”成为“儒家之学”。而且齐文化、鲁文化自古就不同,孔子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意思是齐国擅长霸道,鲁国信奉王道;齐国只能通过征伐平定天下,鲁国可以通过仁政使天下归心。所以,鲁国的王道文化被推崇备至,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儒家文化也是齐鲁文化

2、鲁国的地位一直高于各诸侯。这是因为“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这里所说的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在周武王十一年讨伐纣王兵至牧野时,助周武王发布《牧誓》。带兵攻破殷都,杀掉纣王,随后周公旦持大钺,召公持小钺,左右辅佐周武王举行衅社礼,向上天与民众昭告纣王的罪行。把箕子从狱中释放出来。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命管叔、蔡叔辅助他,承续殷商的庙祀。遍封各大功臣、同姓及亲戚。封周公在少昊的故址所在曲阜,称为鲁公。但不让周公去封国,而是留在王廷里继续辅佐周武王。

相比较于齐国而言,虽然姜子牙是西周立国的第一功臣,但毕竟是外姓人家,鲁国则是姬姓,为周天子的弟弟,在“厚同姓,薄异姓”的中国历史中,鲁国的出身显得高贵。

周公旦是鲁国开国之君

3、两地民风不同,鲁地被更加推崇。据史书记载,“齐俗急功利,喜夸诈,乃霸政之余习。鲁则重礼教,崇信义,犹有先王之遗风焉。”这里是说齐鲁两地民风大有不同,因此《史记》曾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

这里讲述的是鲁国在治国中要求人们改变旧有习俗,遵照周礼;齐国则没有让人们遵照周礼,而是“因其俗,简其礼”。因为鲁国谨守周礼,推行王道、仁义,使宗法制度得以完整保留,这更符合上千年来的主流思想。齐国则有着征伐杀戮的基因,霸道立国,因此不被历代所推崇。正是因为鲁文化在山东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也为最终成为山东的简称打下了基础。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鲁大地为何简称鲁而不是齐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