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畅达灵秀意态闲古
TUhjnbcbe - 2025/2/17 19:37:00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bdfyy999.com

编者按:中国花鸟画源远流长,名家迭出,是中国传统绘画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多为凌寒怒放的“梅”、高雅幽香的“兰”、刚正挺拔的“竹”、傲霜凌秋的“菊”,但却有这样一位画坛后起之秀,不爱山之巍峨,海之博大,花之芬芳,鸟之灵动,三十载寒暑勤耕不辍,独钟情痴迷于葫芦。作为当代著名画家、“葫芦画派”创始人、葫芦文化研究著名学者,扈鲁教授承古人之法,师今人之术,融合现代绘画各流派的特长,其笔下的葫芦,既是寄托着厚重情感的形象,更是饱蘸挚爱与激情的性灵,令览者怦然心动,叹为观止。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我们追随作者的脚步,一探陈玉圃老先生心中的扈鲁。

畅达灵秀 意态闲古

——评扈鲁的中国花鸟画

陈玉圃

与扈鲁相识已久,虽谋面不多,但私交甚笃。我想原因大体有二:其一,扈鲁求学、就职于曲阜师范大学,这所圣人故里的学府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年,曲阜师范大学成立艺术系,他应聘任教,从农村讲台登上了大学讲堂。对这样一所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大学,对求学、成长于斯,现为学校美术学院教授的扈鲁,从内心自然地多了一份亲切。其二,扈鲁三十载寒暑笔耕不辍、渐修顿悟,技法日臻成熟,风格渐成一派;对于这样一位画坛后起之秀,爱才之心人皆有之。

荆浩在《笔法记》中曾云:笔之四势乃“筋肉骨气”。作为绘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笔法尤其要取其势。用笔得势可以显示运行气机的存在,故势之所在实则气之在是也。扈鲁的花鸟画,力与势应,气与韵合。在用笔上以篆籀笔法入画,豪放灵动而不失厚重,其线条之变化丰富,用笔逆入平出、欲行还止、若疾却涩,含蓄、厚重、质朴。中国画贵在书意,主张书法入画是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和艺术特点之一。扈鲁对书法颇有钻研,曲阜周边众多的名家碑刻无疑是他研习书法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他善于将书法入画,无论是题款还是钤印,都深得“六法”之精髓,做到了书画双进,深得中国文人画正脉。

扈鲁对传统花鸟画的构图进行了大胆解构,构图乱而不乱,变化中见秩序;齐而不齐,秩序中有变化。寥寥数枝,气势宽宏,整幅作品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感。他的花鸟画构图是极具个性的,而这种独特的构图无疑深化了作品的精神内蕴。其绘画构图的最主要特征是“简洁”、“缜密”。“简洁”即简洁明了,剔除杂乱多余的累赘。其绘画多做折枝花卉,为了突出主体,对次要的东西进行大胆剪裁,使得画面没有一点多余的笔墨,这样的构图方式使主体突现,象征着画家性灵的主体在净空的衬托之下更显得孤傲。中国画的构图强调起承转合,计白当黑,每一根线条都要有讲究,都要仔细琢磨。扈鲁绘画艺术的高明,便体现在其笔墨的秩序性,你甚至不能改变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即使是一点。

扈鲁花鸟画的造型深得中国传统写意精神,能在抽象和具象之间达到平衡和谐,夸张变形而不失“常理”,笔简而形具,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以形取神,以意舍形,最终能达到形神兼备、言简意赅。在对物象的提炼上,既能避免文人画末流空疏之弊,又不仅仅计较形似。他对物象大胆提炼、概括,简单几笔就概括出物象的形体结构,其绘画对象中的鸟等动植物往往做夸张变形处理,很多造型有吸收八大山人的成分,但又不显得特别怪异。作品的色彩通彻明快,合乎章法而又有新的突破,在传统技法与创新中寻求了统一。

潘天寿说“艺术之高下,终在意境”。意者心音,是画家的情绪和精神气质的反映,而意境则是这种精神气质迹化之笔下花鸟山川。扈鲁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同样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细观他的作品,以形写神,气韵生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画风简约明快,气韵通达,萧疏淡远,讲究气象;生动地流淌着对故土的热爱和厚重的人文情怀。尤其是他的大写意画贵真、尚静,真则无雕凿卖弄之嫌,静可以窥天地之玄微。在随手书写的过程中将情感、气质倾注于毫端,传花鸟之神韵、传胸中之真情,挥洒纵横,一气呵成,充盈着雄浑超迈之气。

谈到扈鲁的艺术创作,不能不提到葫芦。近年来,我曾在山东济南、济宁、菏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他均前往观展祝贺。交谈中,他的聪颖与勤奋、执着与志向令我印象深刻。年夏,扈鲁携画作专程来我画室,请教葫芦绘画的创作心得,畅谈对葫芦的理解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志向。他作品中那遒劲的藤蔓,生动的造型,我至今记忆犹新。正是出于对这位优秀后学的喜爱,我为他现场上了一堂创作课。后来,又专门创作了一幅《葫芦图》斗方作品寄赠给他,并为他举办个人画展作了题贺,以示对其鼓励。纵观中国传统花鸟画,以葫芦入画者众多,但似扈鲁痴迷执着者甚少。他创办了葫芦画社,办起了葫芦文化博物馆,钻研葫芦民俗文化,举办葫芦画个人巡展,在界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我看来,葫芦已经成为扈鲁的一种文化符号,成为他生命中的图腾。

扈鲁正在开创“葫芦画派”,这一观点并非由我首先提出,但是我十分赞同。从小品到八尺大画再到百米长卷,每年近百幅的挥毫泼墨,成就了他在葫芦题材绘画中的地位。在扈鲁的笔下,无论是藤蔓、瓜果,还是叶片、花朵,无论是藤架下农人悠闲的小憩,还是灵动展翅的黄莺,都给人以生趣盎然之感,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奇妙变幻的意境。尤其扈鲁将书法中的狂草技法融于画中,笔墨挥洒尽致、收放自如;线条或桀骜不驯、苍劲有力,或温婉可人、青翠秀雅;构图有破有立,亦静亦动,黑白相彰,浓淡相宜,表现出或若即若离、或痛快淋漓之感。扈鲁笔下的葫芦,是寄托着厚重情感的形象,更是饱蘸着挚爱与激情的性灵,足以令览者动容。

中国书画说到底,是一种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哲学。除了种种技法和技巧之外,还蕴藉着中国古代思想所谓“悟”的精髓,是一种形神兼备的人生修为,也是一种刚大中正的人生姿态。应该说,在扈鲁的花鸟画中,我们感悟到了这种功力和修为。

扈鲁,本名扈庆学,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美术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文化艺术学科“十二五”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在各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画作近百篇(幅)。出版《扈鲁画语》、《写意葫芦》专著两部。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课题等多项,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项。

葫芦系列之一

葫芦系列之二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1
查看完整版本: 畅达灵秀意态闲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