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心向桃源
在挫折中逆风飞翔
在学习中茁壮成长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她是曲园学子崔潇涵
崔潇涵,中共党员,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书法专业级本科生,现任书法学院党委学生党支部学习委员、书法学院团委副书记、书法学院辅导员助理、原书法学院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部部长、级4班团支部书记,曲阜师范大学青年讲师团成员、曲阜师范大学“四团五进”大学生骨干宣讲团成员。现保送至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年,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2名,综合测评排名年级第1名。年,获国家奖学金年,获“羲之艺术杯”中国大书法第六届大赛成人组一等奖年,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年,获曲阜师范大学“校园安全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年,团支部创新活动“知行一,怀天下”获得曲阜师范大学团委立项年,获山东省高校书法专业师生展学生组二等奖年,获曲阜师范大学“优秀播音员”称号年,在“思辨青春,逐梦扬威”青年论坛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年,获曲阜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年,在曲阜师范大学年度“金声不凡”校园主持人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年论文《泥与火的书法——浅析紫砂陶艺中的书法艺术》刊登于《书法导报》年论文《借古以开今——浅谈古代书法教育对现代书法教育的意义》刊登于《书法报》年论文《失落的文化——结合日本书法对书法艺术的思考》刊登于《收藏与投资》年文章《踽踽独行秉烛人》刊登于《书法报》年论文《龙形图像探微》刊登于《文物鉴定与鉴赏》年论文《漫谈吴让之的艺术成就》刊登于《今古文创》年,《以孔祥霖曲阜碑碣考为例对现今曲阜碑刻的调查》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获得省级立项青矜之志,履践志远作为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者,崔潇涵深知自己的专业是需要不断琢磨、深入钻研的。为了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进而未来能为专业的发展研究贡献一点力量,自选择这个专业伊始,她便有了攻读硕士学位的打算。在每门课程开课之前,崔潇涵都会根据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提前查找相关的专业书进行阅读。篆刻史论课前,去图书馆借《印学史》;中外美术史课前,先问老师有什么课外书推荐。她甚至能跑去图书馆查四五次资料,就只为了一个问题。正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让她在专业上不断精进,最后保研本校。“曲园给我带来了太多东西,刚得知可以保研时,我就坚定地把自己的目标定为了曲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深植她心底,她热爱这所培养了她四年的大学,并非常希望能在曲园中展开更深一步的学习。学习书法是一个静心、修心的过程。“有一段时间,我没有找到技法的研究方向,还是比较焦虑的。”崔潇涵在回忆自己迷茫的那一段时光如是说。为了找到让自己“来电”的碑帖,她在那一段时间内做过无处次的探索。在手足无措的时候,老师建议她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可以对周边地区的碑碣做实地考察,并针对碑帖研究方向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如今,崔潇涵基本确定了自己在技法层面的研究方向,她说:“比选择更可贵的是坚持,确定之后就大胆去钻研吧!”“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崔潇涵抱着敬畏的态度,享受着写字的过程,体会着每一次小突破带来的快乐。无悔奉献之心,绽放青春之美“所有你乐于挥霍的时间都不能算作浪费。”在工作学习之余,崔潇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初次见面时,崔潇涵就格外引人注目,面带淡妆、着杏色大衣,十分干练。即使藏不住疲惫、嗓音沙哑,眼里却依然有光彩。深入交谈后,我们得知她疲惫的原因是上午到附近的小学进行了书法技能专题辅导。此外,崔潇涵还参加过一系列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年,崔潇涵作为副队长组织并参与“浓情绿意”义务支教团社会实践活动;年,她在宁阳县八仙桥街道任家村社区参与“青青学堂”志愿服务活动;年,她组织参与曲阜师范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崔潇涵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进行党史宣讲,传播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的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为更多基层群众服务。
她不太记得自己做过多少志愿活动,她只是在有需要时挺身而出。疫情防控中,她驻扎疫情防控卡点,为民筑牢安全防线;义务支教中,她坚守教学岗位,无私奉献……“我觉得有的时候我做的这些也不算志愿服务活动,反而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学生干部该做的事。”这样无悔奉献的精神,让她绽放出灿烂的青春之美。
实现主持梦想,开启精彩生活崔潇涵从步入大学第一天开始,就确定“我要在大学这个舞台实现自己的主持梦”。为此,她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广播台、大学生艺术团,成为节目的主播和大大小小晚会的主持人。刚开始,崔潇涵还是个只有满腔激情,尚缺舞台经验的“小白”。在播音主持中驾轻就熟的师哥师姐是她羡慕的对象,也是陪伴她前进的良师益友。每当一次主持活动结束后,她立马转换状态,埋头记下自己的心得和感悟。在大二期间,学校开展了主持人大赛,面对诸多对手,崔潇涵曾一度紧张崩溃,甚至跟师哥师姐说她要放弃这场决赛,因为她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可能赢下这场决赛。在这最关键的时刻,她的父母千里迢迢来到学校,没说什么豪言壮语,没有所谓的指明方向。父亲说:“不要把机遇和挑战当成压力,比起结果,你更应该享受过程。”一家三口之间仅是简简单单的一顿饭,而最大的安慰与鼓励莫过于此。
最终,崔潇涵在主持人大赛中坚强地走到了最后,但是比起成绩,她更珍视自己在比赛中的经历和成长,看着舍友和同学在台下疯狂地呐喊她的名字,崔潇涵感到无比的幸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使她更加勇敢和自信,从而造就出如今这个容光焕发的崔潇涵。
写在最后约翰·列侬的“所有你乐于挥霍的时间都不能算作浪费。”崔潇涵想告诉师弟师妹们,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在大学中的历练都会在之后的时光中给予我们回报,我们终将成为最好的自己!”
/党宣传部日照校区办公室/
校新媒体中心太阳之声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学生工作处学生网络文化中心联合策划
采稿
贺英杰李豪杰纪佳艺
图片张灵玉胡子涵部分由采访对象提供美工
宫丽萍贺英杰责编
宋伟佳单士朝赵宇涵编审
曹亚楠刘萌
投稿: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