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40717/i7q4zdx.html新华社客户端济南2月18日电(张昕怡、陈曙光、李骁)“对联上的‘章’字和‘富’字怎么和我们平时写得不一样?”“门神手里拿的是什么?”......第一次到孔子博物馆参观的刘晨小朋友有问不完的问题。看着孩子活泼的身影,孔欣觉得今天来参观“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是来对了。孔欣家在贵州,今年是第一次在曲阜过年。“我刚预约了孔子博物馆藏古代铜镜展和汉魏碑刻拓片展,打算这两天就让孩子在这儿参观体验。”孔欣说,此次展览活动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让孩子能在浓厚的过年氛围里和传统文化的体验中度过假期,也算是冲淡了不能回家过年的遗憾。年的关键词是“就地过年”。为了让就地过年的“打工人”能过出浓浓年味,曲阜市开展了多样迎新春暖心文化活动,让留守过年务工人员能安心迎新春、过春节。孔子博物馆的“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就是其中之一。据了解,“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于1月20日开展,到3月14日结束。展出年俗文物共计83件(套)、件,文物均从历代孔府旧藏中挑选,大部分展品为首次集中展出。展览分为源起、腊八、祭灶、过年、元宵等五个部分,依据年俗时间轴,通过丰富的孔府旧藏文物展示,传递孔府从腊八节到元宵节完整而富有特色的过年习俗。“不管是文物展示孔府过年习俗,还是手工体验传统技艺,都是为了让历史以鲜活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以‘年俗’为切入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策展人孔淑娟表示,去年开始,孔子博物馆就尝试依托部分馆藏孔府文物和孔府过大年的旧俗,让更多人在过大年的同时增长年俗知识,真正实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唤醒人们对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当今年的活动遇到了“就地过年”,他们通过“线上+线下”,更是推出了孔府门神拓印体验、孔府糕点制作体验、灯笼手工制作等十余个强调动手参与的社教项目,让活动多了一种别样的温暖。不仅要从物质上保障生活,还要从精神层面予人温暖。除了孔子博物馆,在曲阜,尼山圣境景区也用“免票入园”政策向留守过年务工人员发起了“新春邀请”,用心过出“年味儿”。大年初一,在尼山圣境昌平集上,来自苏州的孙玄和儿子正兴致勃勃地给家人挑选新年礼物,给小朋友的小尼和小妮玩偶、金榜题名笔,给爸爸的文房四宝、《论语》,送给妈妈的汉服……一个个或古风新解别具一格,或深藏美好寓意趣味横生,或沉淀千年文化匠心精制的文创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今年提倡就地过年嘛,虽然一直在曲阜,但是工作忙没时间过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