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吃货假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府菜
TUhjnbcbe - 2021/3/21 10:08:00


  五四青年节前夕,矿团委组织青年团员和通讯员外出采风,游览了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之称的山东曲阜尼山。


  进入尼山圣境,映入眼帘的是春色盎然的景色,苍翠青绿,使人精神为之振奋。圣境南边紧连尼山水库,圣境中央建有一个人工湖,湖水春波荡漾,微风轻抚翻起层层波浪,湖心中的喷泉在阳光下喷洒。湖中央建起了一座由南向北的拱形桥,是通往被后世尊为圣人、万世师表的孔子塑像和孔子大学堂的道路,孔子像高72米,取孔子有72贤徒之寓意,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孔子雕像。孔子塑像正面向南,气魄宏伟,让人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感。


  瞻仰完孔子塑像后进入孔子大学堂,观看孔子文化表演——《金声玉振》,整个表演会场采用了高科技设计,独具匠心,LED大屏幕控制、舞台升降、灯光、乐器、表演者的服装等合理的搭配,展现了古典文化的优雅,令人叹为观止。表演共分九个曲目,曲目分别为:《太荒》《开智》《授读》《加冠》《大婚》《举贤》《仪典》《明礼》《大成》,讲述了由盘古开天地起到孔子出生、成长、学习、加冠、成婚、周游列国、最后大成的整个人生所经历过程。《金声玉振》演绎了中华千年礼乐文明的灿烂篇章,升华了明礼的典雅生活方式。


  在七十二贤厅有一张孔子对他的学生们授课的图画,孔子拿着书坐在枣树下,学生们围在一旁,气氛其乐融融。讲解员告诉了我们一个鲜为人知秘密,都说孔子有七十二贤,可画中只有七十贤,那两贤为什么没画上呢?后来讲解员告诉我们,今天我们来到了七十二贤厅,你和我就凑成了七十二贤。在孔子儒家文化里我们还懂得了什么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尼山是孔子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此次外出采风,收获颇丰,置身于儒家文化发源地,既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深入了解了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3/21 10:08:00
↑↑↑话说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诞生在曲阜尼山的夫子洞。从此,儒家文化成为影响中国整个历史的重要文化。可你知道吗?孔子的影响不仅存在于文化、教育,中华传统菜肴也受到其深厚的影响。孔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随着孔子思想的不断弘扬,孔府菜的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法也得以丰富和发展。孔府菜讲究造型完整,不伤皮折骨,在掌握火候调味、成型等方面,难度很大。发展历史孔府,是我国历史最久、也是最大一个世袭家族,自孔子去世后,至今二千五百多年,传承七十七代。在孔府日常生活中,要迎迓圣驾,接待各级祭孔官员,因此饮食酒宴频繁而讲究,府内日常饮食也极其豪奢,“一日三餐,进席开宴”(孔档:七十五代孔祥珂《起居日记》)。讲究造型完整在孔氏家族两千多年的锦衣玉食生活中,为之服务的厨役们积累了丰富的名馔佳肴,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官府菜”。历代衍圣公府送出的餐饮宴席更以排场和华贵著称,甚至一席宴会就能呈现件造型各异的餐具,摆出道名菜佳肴。”山东省烹饪协会顾问、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赛时曾这样描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子的论述,历来作为饮食名言相传。传统味十足当年乾隆一次一次到曲阜来,衍圣公和孔府的厨师真是挖空心思想出了不少的名堂。树上叶子能做成皇帝喜欢吃的“诗礼银杏”,小嫩玉米扒去皮后,看看真像颗颗珍珠,不用说玉米粒和芯都很鲜嫩,用它做汤烧海米,吃起来味道特别清香,就取了个好听的名,叫“珍珠笋”。孔府的厨师就是用这些平常物,做出了连皇上也喜欢的名贵菜。孔子“五不食”:对周礼崩坏的痛惜与指责,以及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孔府菜传达的不仅是一种菜品,更重要的是它的饮食理念和饮食文化。尤其是孔子的文化形象始终闪烁在孔府菜的核心区域,吸引着中国人的饮食情结。他在《论语·乡*》中说:“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但孔子的“五不食”,表层的含义仅是对食物质量的要求,其深刻的喻意是孔子从食品范畴对周礼崩坏的痛惜与指责,以及对理想的社会生活市场秩序的追求。来曲阜,那些不可错过的孔府菜神仙鸭子“神仙鸭子”是大件菜,为保持原味,将鸭子装进砂锅后,上面糊一张纸、隔水蒸制。为了精确地掌握时间,在蒸制时烧香,共三炷香的时间即成,故名“神仙”。相传这是被逼出来的,衍圣公要求此菜做成立即趁热上桌,不得延误,要熟烂,又要准时,厨师想出点香计时的方法,成为烹饪中的美谈。烤花篮鳜鱼把炮制干净的鳜鱼调味、造型后,网油,再包面饼,把鱼包封严密,放在铁钩上,下用木炭火两面烤熟,其鲜味不失,色白而嫩。食者知其味,不知其法,曾是孔府秘不外传的名菜制法。鲁壁藏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第九代孙孔鲋将一些重要的儒家经书藏于孔子故宅的墙壁中予以保存称鲁壁藏书。此菜用面皮卷虾肉炸制而成,口感酥脆、口味鲜香。尼山踏青使用*豆、青豆、花生打碎成羹调味放瑶柱做成的,当地做出此菜称菜豆腐。常食鱼肉的孔府主人吃起此菜饶有滋味,大成至圣先师祭祀官孔德成到尼山祭祖踏青时食过此菜翠绿如青草。带子上朝清光绪20年间,76代衍圣公孔令怡为慈禧太后祝寿回曲阜族长为他摆接风宴特意做此菜。此菜用五花肉皮铁棍山药配上蒸熟的莲子做成的,寓意孔子后代世世为官代代上朝。孔府三套汤是中国孔府宴中菜肴烹饪所特有的汤。孔府菜最精于汤调味,孔府三套汤被称之为汤中之最。用母鸡、鸭子、猪肘经三次吊汤而成因故得名,三套汤是孔府制作汤中绝技非本门里厨师绝不精通此内里做法。诗礼银杏当年孔子曾教育他的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就是运用这句话教育他的儿子和后人。自称:“诗礼世家”。53代衍圣公孔建诗礼堂以资纪念,堂前有两颗银杏树苍劲挺拔,果实硕大丰满。此菜主料银杏取之此树,故而得名。此菜清香甜美,柔韧筋道可解酒止咳。一卵孵双凤又名西瓜鸡,为孔府名厨首创,用西瓜制菜始于清宫,孔府此菜用西瓜和雏鸡加干贝、口蘑等配料烹饪而成,其口味清鲜,营养丰富,颇有特色。孔令贻品尝后极为赞赏便问厨师此菜何名?答曰西瓜鸡,孔令贻认为该菜做法别致,味道鲜美但名称不雅后来他就将此菜改名为:“一卵孵双凤”以西瓜为卵,两鸡为凤成为孔府菜中的上品。麒麟玉书选用加吉鱼油炸到鱼肉金*鱼鳞片片竖起像极麒麟,故此得名。据说在孔子降生之前曾有麒麟出现。其嘴里叼着一块玉石,玉石上写有古文“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的母亲及族里人都见到此祥瑞。颜氏还将一条红丝带系在麒麟角上。金钩挂银条据记载,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孔庙朝圣,一路上吃腻了山珍海味,席间没有胃口,衍圣公和家厨在焦急之时,用豆芽户送来的新鲜豆芽,掐头去尾,随后放了几粒米椒、海米用急火清炒,皇帝吃后,顿觉清脆爽口,胃口大开,随口说了一句话:“这真是一道好菜,*白分明,就像是金钩挂银条”。由此得名。曲阜尼山在哪里能吃到地道孔府菜?特别推荐:曲阜尼山书院酒店·雅堂中餐厅具体 

汽车站→光大龙都→孔府药厂→曲师大南门→孔府家→外贸大厦→南门→游客中心→百意购物中心→医院、→济宁银行→北林中学→林家村→姜家村→终吉→息陬→高铁站。

一路车:金宇装饰家具城——小雪 

金宇装饰家具城→检测线→消防队→三星国贸家具城→坊上→圣华苑→医院→鼓楼门→科技城→批发街北路口→游客中心→百意购物广场→孔子故里园→公安局→北林→西陈→南兴→小雪 

6:45——18:30(8部车辆执行,15分钟一班次)

全球精品酒店正在向各地招募精品酒店欢迎各精品酒店加入我们!酒店体验分享|酒店品牌推广
1
查看完整版本: 吃货假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