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村村志
村庄概况
李家村位于博山区东南部,距博山城50公里,原为李家乡*府驻地。博山至李家公路通到此地,是博山公交车13路的终点站。村庄位于淄河上游,东与东台村、韩庄村相连,南有淄河西流,西与戴家村为邻,北依雁门寨。村落东西长,北高南低,面积平方米。年,中国共产*领导的博山县抗日民主*府设于此地,其下属博山县第五区区公所也设于本村。
原李家乡粮所、卫生院、门市部、公社中学均设在本村。每月三、八为集市。阚氏墓碑记载“吾阚氏祖居天津湾,是自我先考府君于光绪二十七年()迁至李家庄”。王氏由石马鲛龙迁居韩庄村,因无王不成村,将王氏由韩庄请至李家庄居住。翟氏约于年由邀兔崖村迁入,随后有赵氏、陈氏、张氏、焦氏、耿氏等相继迁入。截止到年底,全村共有18个姓氏,户,人,全是汉族人。
历史沿革
据《司氏墓碑》记载,“吾始祖讳公,由大明初年自枣强县迁居淄邑查王庄,因户口蕃胜难以共耕,让祖又迁至孝妇乡李家庄定居,以延至十世。”据此,明万历年间在此定居。清康熙九年(),《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地名图》载村名李家庄。清乾隆十八年()《博山县志》,民国26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有李家村名。
李家村,明万历年间建村,因李姓居民迁住此地最早,故名李家庄。元治二年,属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怀德乡(孝妇乡)冯家社;清雍正十二年属博山县正东路;年属池冯区;年属第五区遵化乡;年属池上人民公社;年属李家人民公社;年,改为李家乡辖村,为公社机关驻地;年,合乡并镇,属池上镇管辖。
地方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年,赵京禹加入中国共产*,是李家村第一个*员,与东台村*员一个*支部。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全村已有共产*员3人,正式成立村*支部,赵京禹任*支书记。截止到年底,全村共产*员31名,男29名,女2名。
历任村(生产大队)*支部书记任职表
姓名
性别
在职时间
备注
赵京禹
男
—
去世
谭秀金
男
—
去世
赵炳续
男
—
去世
阚金大
男
—
颜宪章
男
—
去世
赵炳义
男
—
陈光和
男
—
赵炳禄
男
—
行*组织建设年春,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全村分三个生产队。年,成立李家人民公社,李家村成立生产大队,下设三个生产小队。年,李家村成立大队革命委员会。年底,大队革命委员会改建为大队管理委员会。年,农村基层组织改革,社改乡,队改村,李家生产大队管委会改为李家村村民委员会。自年选举生产第一届李家村民委员会以后,到年底,共选举产生了十一届村民委员会。
历届村长(大队长、村主任)任职表
姓名
性别
在职时间
备注
赵炳泽
男
-
去世
袁长怀
男
--
去世
翟所祥
男
-
去世
焦念友
男
-
去世
王永增
男
-
赵炳续
男
-
去世
王永增
男
-
王子臣
男
-
张向全
男
-
去世
王永增
男
-
耿佩富
男
-
陈光和
男
-
赵增和
男
-
赵炳禄
男
-
陈*
男
-
农民组织 年下半年,在中国共产*地方组织领导下,李家村有了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骨干的农民联合会,简称“农救会”。会长赵京周,贫协主任于清德。农会成立后,领导贫下中农斗地主、富农,分田地、房屋,是反奸诉苦、斗争地主恶霸,进行土地改革的骨干力量。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公办教师不挣工资挣工分。贫协主席赵京禹进驻学校,对师生进行阶级教育,大讲革命斗争和抗日斗争故事,广大师生不断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团支部工作 年,焦念友退伍回村,发展了袁长怀、袁长德、于兆清、阚金富四名团员,成立第一届李家村团支部,焦念友任支部书记。自此,李家村先后任团支部书记的还有袁长怀、阚金华、李文广、赵炳福、赵炳义、顾长美(女)、张立林。逢年过节,团支部组织团员青年搞义务劳动,打扫街道,帮五保户和贫困老人干家务活,以及办夜校、识字班、炕头组等扫盲工作。春节时,在村两头扎松门,组织文艺演出。
妇女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李家村有了妇女代表会,主任王秀凤,连任十七年。妇代会在宣传《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发动组织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活动;开展拥*优属,照顾五保户和孤寡老人活动;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文艺活动;对全村妇女进行计划生育教育,提倡晚婚晚育,对育龄妇女进行结扎手术;组织争创“五好家庭”“文明家庭”,争当“三八红旗手”“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
民兵组织 年,李家村建立了民兵队,队长阚兆合、李佃臣。年,民兵队改称民兵连,焦念友任连长,受公社武装部领导。机干民兵10人,三八式步枪5支,每支枪配5发子弹。民兵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一边生产一边练武,晚上轮流站岗,加强治安保卫工作。20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赛运动中,积极参加公社和生产队组织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战山河、修河堤、建韩庄水库和拦住湾水库,修建原池公路、池李公路等。民兵连积极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挖防空洞一条。李家村先后任民兵连连长的还有李佃臣、焦念友、袁长怀、赵炳福、赵增和。
红白理事会年,李家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由5人组成,会长阚金栋,成员阚金华、耿佩富、王义友、孟宪华(女)。村里有红白公事,全由他五人操办。新婚嫁娶,喜事新办,提倡节约办喜事,不大操大办。丧事提倡厚养薄葬,一切从简。治丧人员一律便饭,由村里负责。
社会经济发展
基本情况李家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林、副业为主。村域面积13亩,耕地面积亩,荒山面积亩,河滩面积40亩,山林面积亩,平原地75亩。土壤类型以褐土、黑沙土为主。耕地地片名分别有东地、南台、东南峪、西南峪、南坡、西地、司家林、赵家林、阚家林、张家林、耿家林、东岭、南岭、北岭、大三地,以及月榴、长三行、后沟、后台、东山鞍,西山鞍、实验田、三亩岑等。
主要产业和经济民生解放前,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小麦、棉花等,老百姓靠天吃饭,十年九旱,一年粮食吃不上半年,靠逃荒要饭为生。年春,本村成立换工组,8户为一组。年,在公房西官厅办的加工房,加工猪饲料。拆除玄帝阁庙,所拆石料盖了三个场园棚。年,在大队公房建起暖鸡场,孵化小鸡。技术员陈如文,管理员赵京柱,阚金君等。这年,淄河上游河堤竣工,平摊造田40余亩。经济以农林为主,工副业有条编组、粉房、豆腐坊、暖鸡房。
改革开放后,产业机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年,村里成立建筑队,队员12人,队长赵京柱,陈光泉。年,分人口地(自留地)。冬天,土地下放,包产到户。年,退耕还林亩,7级地全部栽树。年村西河坝内平滩垫地80亩。年,土地实行两权制,收回土地重新分配,集体留下河滩地和西南峪地亩实行承包制。年,10月16日,南坡东南峪山林由村民承包。村里还先后建起了电器厂、纸箱厂、桔梗加工厂、铁业制品厂、经销点、饭店、养小鸭专业户、铝合金门窗制造业等。
基础设施 年,团员青年义务用地瓜石硬化村大街,长米,宽4米。同年成立建筑队。,在村东河滩进行平摊,盖戏台,建立文化广场。年,村内街道重新水泥硬化米。年,村内三条胡同全部水泥硬化,共计米。年,村民在村两委领导下集资3万元,村投入5万元,整修田间小公路,长达米,宽4.5米。年,投资共10万余元,修建凉亭一个,面积平方米。年,建立健身小广场,面积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2件。
居住情况 解放前,村里只有45户人家,集中在村中间,全是土坯、乱石盖成的草房,满屋子土腥味,又潮又黑。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生活富裕,户口增多,向村西延伸盖新房,全是砖石结构瓦房,铝合金门窗,吊天棚,铺地板砖,盖上大门,有6户还盖上了二层小楼。
水电机械 解放后,*和*府领导农民治山改土,兴修水利等各种工程,打机井、修塘坝、建水渠管道1米,灌溉面积亩。年,在村西打机井一口,用石头砌成,深10米,可浇地30亩。年,淄河上游河堤竣工,本村平摊造田40余亩。年,加大水利配套,安装6寸水管米,可灌溉农田80亩。5年,筹集9万元安装自来水,解决村民吃水问题。年,完成自来水改造工程,信用社投资3万多元,村投资13万,共计16.7万元。
年,村建起配电室,本村*官赵炳坤帮助解决变压器和电线,户户安上了电灯。截止到年底,变压器升级为千伏安,全村年用电量40千瓦,电机7台。
全村第一个买彩电的是陈国田,第一个用太阳能的是阚金华。年,开通程控电话,第一个安程控电话的是陈光和。年,村民用上移动电话。截止到年,村民人均收入万余元,村内拥有移动电话部,固定电话69部,手机部,彩电台,冰箱50个,空调30个,洗衣机40台,电脑15个,太阳能5个。
交通运输 年,村购买12马力和24马力拖拉机各一台。年,再次购买12马力拖拉机一台。阚金华买第一部客货两用车。截止到年底,全村拥有轿车、货车42辆,80%用户买上农用三轮车,摩托车60余辆。
学校教育
年,文化人李英才在家里办私塾学堂,课程设读书、习字二科,读书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论语》为主。有学生10余名,都来自本村和邻村。年6月,李家镇初级小学成立,校址在民宅。年,设一个班,有学生36人,学款筹集由地租、地亩捐。年,在民房办李家小学,石马人信承祥老师白天教学,晚上教京剧戏曲。年,在玄帝阁庙,村办简易小学,教师为本村颜宪章和东台村的陈京田。年,村办耕读小学,半日制,校址在村中民房,教师阚金良。年,本村成立李家农业中学,两个班,教师3人,学生89人,教师为赵明之、陈先本、李光胜,后调来赵增明、郭家胜。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
年,学校下放到大队,公办教师全回原籍,学校停办。下半年,恢复教学,本籍师范毕业生王志新、阚金富任中学老师,颜宪章、阚金良任小学老师。
年6月,成立李家联中,教师8人,3个教学班,名学生,校长王义荣,教导主任焦方亭,总务主任阚金富。年,李家联中教学班5个,教职工15人,学生人,校长王登莲,教务主任焦方亭,总务主任袁圣峰。年,李家联中和福山林中合并到乡教学楼,李家小学搬迁到李家联中校址。
年,李家小学教学班4个,教师6人,学生人。年至年,李家小学校长王克强,教导主任吴立斗,教职工11人,教学班5个,学生人。年,李家小学校长陈光荣,教导主任吴立斗,教职工15人,教学班7个,学生人。1年,李家小学校长赵东才,教导主任吴立斗,教职工10人,教学班5个,学生人。5年,李家小学四五年级合并到乡教学楼,学校保留一至三年级和幼儿园。年,李家小学全部合并到乡教学楼。
成立人民公社后,在村公房办起育红班,有幼儿10余名,教师陈炳美。年办起幼儿园,幼儿教师戴书青,有幼儿15人。后来,幼儿增加到20余名,教师张立兰、赵炳红。年,幼儿园迁入李家小学旧址,学生分小班、中班,有幼儿20人。新中国成立后,*和*府关怀重视农民的文化知识教育,号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村小学校址办夜校。教师白天教小学,晚上教夜校,不能参加夜校人员,小学生当小先生送字上门,大办地头组、炕头组。年,经考试验收,符合扫盲条件的人全部脱盲。
考入本科以上学生名单
姓名
性别
考入大学时间
考入学校
备注
陈剑
男
北京炮兵学院
于海峰
男
2
北京大学
赵增浩
男
4
聊城大学
顾月婷
女
4
重庆通讯学院
赵辉
男
4
德州大学
陈炳琦
男
5
山东理工大学
王玮
女
5
聊城大学
张菲
女
5
东营石油大学
赵祥
女
曲阜师范大学
司志莲
女
武汉*法大学
耿麒
男
西安学院
阚伟
女
潍坊医学院
赵一灿
女
山东大学
赵书民
女
青岛学院
赵炳琪
男
聊城大学
赵伟
男
德州学院
谭志超
男
山东理工大学
医疗卫生
新中国成立后,张福龙靠街的后门屋和李洪成街上的老房都有过私人药房,看病先生是吴丁秀和张汉三。村里接生员是妇女主任王秀凤。年,生产大队成立卫生室,赤脚医生阚金栋,助手李文美,主治常见病。年,全村实行合作医疗,村民吃药由村报销。年合乡并镇后,李家卫医院,李家地区的医院统一管理,几年后又回本村。李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李文美。通过自学考试和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服务站已经达到“小病不出村,医院”的水平。
8年,李家村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止到年底,村民参保率%。
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配环卫工人王永增、夏安珍两名,配垃圾桶十六个,垃圾箱两个。村民做到垃圾不乱倒,粪土不乱摊,污水不乱流,柴草不乱放,保持整洁的村容村貌。同年,全村进行旱厕改造。
特色工艺
染房:粗布上色印花谭庆仕石匠:李守之、焦如贵泥瓦匠:郑志祥铁匠:李英才、李洪远磨面房:阚兆生馒头房:阚兆明、阚兆生面条加工:阚金林锅饼加工:赵京一、阚兆生、阚金君、赵京玉豆腐房:赵炳会、王永增醋店:翟作平油画匠:李东文木匠:阚承坤、阚承福、翟所立、赵京城、赵炳珍、陈国田、阚兆吉、张立刚建筑工匠:赵京柱、陈光泉、王永富、王永贵、梁春立、赵炳会、赵炳忠、李安成、张立君、张立忠
文体活动
李家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解放初期,春节、元宵节举办的文娱活动有舞龙舞狮、踩高跷、瓦罐灯,他们走街串乡,到过戴家村、韩庄村、东庄村,很受群众欢迎。年,信承祥老师白天教学,晚上教京剧。他教过的有《船头》《二进宫》《三娘教子》《除三害》《全家福》《朱砂痣》等著名戏曲。年,区电影队进村放映第一部电影,是黑白片《白毛女》。后来放映战斗片《地雷战》、《地道战》等,也放故事片。文革期间,专放革命样板戏。
年,从京剧团请来杨书成老师教戏,后来又请来个扈姓老师帮忙教戏曲、排练戏,有《打銮驾》《白马坡》《白水滩》《金玉农》《过五关》《狸猫换太子》等十几部戏,教戏曲的老师由学员轮流管饭。进腊月就开始排戏,正月里集中唱3-5天。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立四新,把戏衣烧掉,旧戏停止,开始唱样板戏。团支部组织演唱《王丁保借当》《墙头计》《唱面叶》《三世仇》等吕剧,到各村演出。年,青年组织篮球队,经常与冯家村、韩庄村和学校篮球队进行篮球友谊赛。
年,李家公社建广播站,村里户户安上小喇叭,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播音,本村管理员焦念友。
年,在村东河滩又进行平摊,*府在此盖上戏台,建立文化广场。
5年,村成立锣鼓队,队长李文宽,10人组成,参加*府组织的锣鼓队比赛,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村有秧歌队,每逢春节、“三八”妇女节都举行活动。
年,兴起广场舞,顾长美和张明花教练,有20余人参与。只要参加镇*府组织的广场舞比赛,每次都获奖。
名胜古迹
玄帝阁 坐落在村前街西首,明朝万历年间()兴建。整个建筑用精雕细凿的大型石灰岩砌成,高7米、长6米、宽5米。上层为庙,下层砌石发拱楦通行。楦中两旁设石凳,供人们小憩。大街穿过底层拱形通道,称李家村西大门。阁下有一院落,出入走西门。院内有西宫厅3间,南屋2间,小北屋1间,供道士居住使用。大门上面,建有1间桃花姑庙,内有桃花姑神像。从院中石阶梯上阁,在阁楦北面下设通道直达上阁。阁中有玄武大帝、观音菩萨、阿弥陀佛、王母娘娘、雷神、雨神、火神、风神等二十多位神像。每逢大旱之时,村民就聚集在玄帝阁前上供祈雨。20世纪50年代,这里当作学校,办过李家小学、李家农中。西宫厅内,晚上召开过村民大会,排过戏,办过夜校。年,村里通电,玄帝阁因妨碍架线被拆除。
三教堂 位于李家村北2.5公里的五龙山下圣水峪,人们称“堂子溜”。三教堂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碑文记载:重修年前,三教者,儒释道也。年8月,村民孟宪华承头,善人募资,第三次修建。三教堂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庙有释迦牟尼、教主玄德天尊、老子君爷、圣人孔子、真武老爷、周公段等八尊神像。附近有天然形成的八卦图、石门、石鼓,周边悬崖环抱,游人可登石梯而上,远看美景。更有三眼古泉,汩汩流水,清澈见底,水流水温常年不变,清凉甘甜,无水锈,村民求远取水,享尽天然。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蝴蝶纷飞,气候宜人。每年3月3日和8月22日为庙会。庙会时,香客云集,游人如织,场面宏大,古老的三教堂再现当年辉煌。
古槐 明万历年间建村时栽种国槐四棵。元治二年,李家村属青州市益都县颜神镇怀德乡就是因此而得名。年,司家门前的一棵被火烧毁。入社前,顾家门前的一棵被杀伐。年,街里乱场的一棵被大风刮倒。如今,只剩下村北后桥旁一棵,树干胸围4米多,树高10余米,树冠直径20余平方米,树干中空。
古井 明朝万历年间,村民在玄帝阁东北侧开凿一眼饮水井,井深10余米,自下而上,全用石头砌成。前人用绳取水,井沿口的石头上有多处井绳磨出的沟痕,井台上的石头也被人们踩得光滑明亮。据说,该井里的水与雁门寨仙人洞相通,井水清澈,常年不干涸。
谷家桥 位于村西北一里处,建于明朝(),是李家、戴家两村的界限,也是通往石臼溜各村的必经之路。年发大水冲毁,同年修复。
博山县抗日民主*府旧址 年9月16日,中共博山县委三县联办,在五区李家庄正式成立博山县抗日民主*府。当时参加大会的有张敬焘、王寿卿、王子虹、左希温、闫荷亭、刘蒲村、夏新生,以及来自部分乡镇的基层*员干部、开明人士等,各界代表共计余人。张敬焘为博山县抗日民主*府县长,他在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是:号召全县人民,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团结一致,支援抗战。实行合理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民主*治,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抗日,彻底打败日本侵略*。博山县抗日民主*府成立后,积极团结各界进步人士和力量,共同抗日,扩大了抗日民族战线,进一步巩固了*权,促进了博山地区抗日形势的进一步发展。
雁门寨 位于李家村东北处,主峰海拔米,山势高峻挺拔,四面悬崖峭壁,犹如刀削,东西走向,是淄川、博山两区界山中最高的一座。
雁门寨名称的由来与它的山形特征相关,主峰与西面狼牙山状山头之间有一段东西长达多米的山坳口。每年秋天,南飞的雁群都在这个山口停息,继而南飞,有些年老体弱的大雁便永远留在山口,飞不起来,被关在门里,故又称雁门关。明朝隆庆六年,被称之为“掩门寨”。雁门寨主峰上有一条石缝,宽约两米,凡人无法跨越,只有仙人才可借助一块夹在石缝中间的长石飘然而过,故称仙人桥。站在仙人桥上,可观东海日出。雁门寨以地势险要而闻名,三面层层绝壁,仰望寨顶犹如神柱,只有西面可沿羊肠小道通往山顶,但狭窄如背,走在上面,如踩钢丝,狭窄处不足一米。从西边望去,陡峭的斜坡上,两层悬崖绝壁截断又连接,直插谷底,令人毛骨悚然。雁门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估计春秋战国以来多次成为古战场,证据充分的是,晚清捻*活动和刘德培起义。年,伪*新编第四师趁日本侵略*向鲁南大扫荡之际,侵占博山县池冯区抗日根据地,制造无人区,分别驻扎在池上、韩庄、峨庄等地,雁门寨就是主要制高点。年10月,八路*四支队在雁门寨切断伪四师从韩庄至池上的通道,伪四师师长吴化文调集13个营的兵力向雁门寨发动了轮番进攻,八路*只有16人,分守四个寨门,激战一天一夜,击退敌人三次冲锋,出色完成了任务,第二天拂晓时安全退出山寨。
碑文 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七月十二日同立
盖闻一治一乱,自古依然,逃命避难莫过高山,我生不振遭逢乱年,贼去贼来无日得安,咸丰圣君十有一年,十月二十五日,一起上山,治下柴水,运就粮食,盖就房屋,避雨备寒,迄今来岁同治元年,刘贼德培招聚人马,占据福山,勾来南贼马步万千。九月九日,来自东南沿村劫掠,到处烽烟,烧尽房屋,杀戮女男,抬枪大炮护住此山,大家协力以保周全,贼从此过盘踞淄川,僧王兵到,破贼克还,丙寅三月太平下山,念及住寨一共六年,立碑刻铭后人可观,乱后遗迹万古流传陈凤桢沐手撰书,杨家庄,东台,李家庄,代家庄,韩庄,连家峪,东庄,大马石,“虎林庄后开护寨,抬枪三杆,五子炮四尊,五子炮筒一杆,存观音寺,又抬枪杆存留东庄。”石匠王作东雁门寨避乱雁门一寨避风烟,风雨雷鸣夜未眠。共居山巅当菊月,群聚岭麓不梅天。寸心寂寞人多少,满目凄凉马万千。幸得明朝兵且助,西门巷处有神仙。(附碑文诗一首作者 张建之)
古今人物
李英才(-)男,年,在家办私塾学堂,课程设计读书、习字两科,读书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论语》《孟子》为教材。本村有唱京剧戏的风俗,他在戏班武场司鼓。不教书后,带徒纺茧,带儿子当铁匠,卖过烧饼,做豆腐等。
阚兆和(-)男,年参*,在廖容标、徐化鲁司令员身边做警卫员。年夏复员,当年冬响应*中央号召去南下,在6个月的工作中获得*区领导表扬,荣获支援南下一等奖。阚兆秀(-)男,上过私塾学堂,年任村长。本村红白公事都有他帮办,为村民查日子、写信、写对联,是村内有名的先生。年任本村会计。赵炳坤年古历3月18日出生,年农中毕业任戴家村小学教师。年2月参*入伍,为济南*区独立汽车营战士、班长,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年提干,先后任济南*区后勤部、装备部、运输部任助理员。年任济南*区运输部副处长,年入*校学习,获大专学历,后经自学考试获本科学历。年正团职位,年任济南*区运输处长。年任济南*区矿业局副局长,驻济南铁路局*代处副主任,副师职,大校*衔10年。5年退役,青岛休养。自幼酷爱书法,作品入编《济南*区联勤部书画作品集》《济南*区老战士之家》《中华书画名家群英荟萃》等优秀作品集。
顾长生男,年10月出生,年2月入伍,年加入中国共产*,石家庄铁道学院毕业,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年,在中国人民解放*铁道兵第十一师52团司令部,先后任战士、技术员、工程师,其间在石家庄铁道学院学习。年,部队整编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十六局二处,先后任技术科长、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先后担任过内蒙古国防工事,北京中国科技馆施工技术指导,大港电厂扩建输媒系流总工程师,天津百万吨乙烯净水厂、滨海水厂、大港油田炼油厂催化工程指挥长,河北省沧州市*骅港铁路工程项目经理,秦沈(秦皇岛――沈阳)高速铁路项目经理,粤海(广州――海口)跨海通道海口栈道总工程师,天津海防高速公路项目经理兼工程师。成功完成多项施工科研重点工程组织指挥,获地道部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八篇,被评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阚波 男,年出生,高中毕业。年12月参*,年加入中国共产*,任连指导员,年被评为优秀“新四会”教导员,4年被评为“*事训练优等连指导员”,转业后任海南省海口市刑警队副队长。赵炳禄 男,年11月出生,高中毕业。0年为村委委员,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年至年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在职期间,带领村民“两个文明一起,致富路上奔小康”。陈* 男,年1月出生,高中毕业。年入伍,年退伍,年加入中国共产*,年4月被选为李家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支部委员。年集资整修米田间小公路,年完成本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年修建平方米凉亭长廊一个,年建健身小广场一个,安篮球架一副、健身器材十二件,两届被选为镇人大代表。赵炳义男,年11月出生,高中毕业。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年到年任李家村*支部书记,在职期间,积极响应*和*府号召,进行土地下放,包产到户,退耕还林亩,平滩垫地80亩。村内水泥硬化街道,打深井一眼,安装自来水等。
赵增和 男,年3月生人,文化程度高中。年11月应征入伍,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历任战士、班长,在部队曾立三等功。年4月退役还乡,任村民兵连连长。年4月任村委主任,5年任村支部委员。
王永增 男,年5月出生,高中毕业。年到年任李家村大队长,年到年重任李家村大队长,年至年又任李家村村主任。年加入中国共产*,年任李家村会计,连续任职十几年。陈光和 男,年12月出生,高中毕业,年加入中国共产*,年任李家大队第三小队队长、副大队长,管副业。年调入乡农机厂、博山灯具厂任供销科长,年调入乡工业公司任副经理。年,在果品加工厂任书记、厂长。年,任博山灯具总厂副厂长兼博兴鲁中物资站经理职务。年任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年至年,任村*支书记,在任期间对山林下放承包,村内道路硬化,硬化平方米场园一个。安装自来水,修建米浇地管道等,多次被区、乡镇评为优秀共产*员,兼主席,乡镇*代表大会。
阚金华 男,年4月出生,高中毕业。年开始,先后任李家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生产队*治队长、李家小学校外辅导员、拖拉机驾驶员。年,进入李家灯具厂任供销科长,又任李家乡果品加工厂副厂长分管供销工作。年,回村担任李家村电工。年,被选为村委委员,分管现金出纳。连任两届支部委员,年,开始经营门头房,被评为“发家致富能手”。顾长美 女,年8月出生,初中毕业。年任村团支部副书记,年任村妇女主任,年在李家乡*府妇女委员会三年。年做幼儿教师。年11月27日,到镇级敬老院工作,先后干过服务、会计、副院长和院长。年加入中国共产*。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感动淄博十大模范人物”“市首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淄博市首届热心大妈”“市模范敬老院院长”“市民*工作先进个人”“市先锋共产*员”“市三八红旗标兵”“市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博山区劳动模范”“区弘扬孝文化推进道德建设先进人物”“孝感博山十大孝星”“博山区十佳人大代表”“区孝亲敬老模范个人”“感动博山年度人物”“学雷锋博山好人十佳”“区巾帼建功标兵”“区爱心大嫂”“区学习焦裕禄典型人物”。还被评为市最美家庭、区文明家庭、区最美道德家庭、全国好人。9年被选为博山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年淄博市第十一届*代表。阚金富男,年2月出生,年淄博师范毕业,分配到李家村小学代帽初中任教。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教学期间,先后担任李家联中总务主任,韩庄联小、石旧联小、池埠联小小学校长。年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年退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5年,受到社会尊敬,特发给荣誉证书。年编辑阚氏宗谱。年编辑李家村村志。
—年参*人员表
姓名
性别
入伍时间
阚兆和
男
翟所正
男
赵炳鲁
男
郑玉*
男
赵炳坤
男
陈增田
男
顾长生
男
焦念文
男
阚金大
男
郑五臣
男
赵增和
男
赵炳*
男
阚方祥
男
王义友
男
赵炳旺
男
李东武
男
谭延禄
男
阚波
男
张立顺
男
李刚
男
赵增辉
男
1
王平
男
张坤
男
王帅
男
陈*
男
赵硕
男
陈泽
男
集体荣誉
市级
年1月,被评为淄博市年度“最佳青年科技服务队”。
区级
年6月,被评为博山区年度“全区百强*支部”。
年5月,被评为博山区年度“文明单位”。
2年5月,被评为博山区1年度“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镇级
4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3年度“模范村委会”。 5年3月,被评为池上镇4年度“计划生育协会合格村”。 年2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模范村委会”。 9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8年度“社会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社会稳定工作先进集体”。
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工作考核先进集体”“农业生产先进单位”。
年1月,被评为池上镇年度“社会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重大事件
年9月16日,在博山县五区李家庄成立博山县抗日民主*府。
年5月9日,日*对博山东部地区进行“大扫荡”,县*府留下部分人员坚持活动,其余迁驻莱芜境内。8月19日,博山县委、县*府和机关分两路撤离博山城,东路撤至池上李家一带。11月23日夜,“还乡团”团长王福田带领10名团丁偷袭李家庄民兵,企图夺取枪支。民兵阚兆和的枪被夺走,民兵李同*开枪打死还乡团团丁李恒堂,并缴获子弹、手榴弹、敌*用品一宗。
年李家村开展大炼钢铁运动,组织劳力从营子北峪挑铁石送到八陡炼铁厂,运回焦炭供陈疃炼铁炉用。
年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在村后挖30米防空洞一条。
年5月16日,博山灯泡厂知识青年响应*中央号召,由副厂长蒋化功带队,班长孙忠华一行十三人来李家村下乡,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村革委会为知青建房八间,食堂两间,购置一宗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年3月,中共淄博市委员会为抗日民主*府旧址立碑。
编辑言:李家村志略写得细致完善,内容丰富耐读。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期待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