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水库大升级
日照水库是日照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是日照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日照市对水源地保护做了大量工作。
环日照水库路长50公里,正好绕日照水库一圈。后期,环库路将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用透水混凝土进行硬化,并进行绿化,并以环库路为依托建设环湖绿道景观带。公路外侧50米建设环库林带,根据不同路段栽植银杏、白蜡、法桐、水杉、*山栾等树种。公路内侧建设净水湿地植物群落带。“环库路是整个工程的灵*之笔,不仅为工程后续建设任务奠定了交通基础,而且后期还可环绕日照水库开展徒步、摄影、骑行等不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活动,为库区增添一道生态观光线。”
今年日照市水务集团的主要任务,是对西湖镇陈家庄、西湖镇袁家庄、陈疃镇河东三大片区进行绿化,总面积余亩。到“十三五”末,完成水库流域造林共公顷(折合约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5%,加上四旁植树,森林绿化率达到56.8%。整个流域作为一盘棋进行打造,进一步扩大林地、湿地范围,使日照水库流域水林一体化,全面提升涵养水源、保护水土水平,将其打造成为以保护水源地为主,融林果产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省级生态保育示范区,成为山东省水库水系绿化示范区。
10年之后,日照水库流域将变成日照的“环湖后花园”,成为北方的“西溪湿地”。
(日照水库改造后效果图)
环日照水库打造八区十八景
日照水库生态流域建设工程规划期为—年十年时间:近期(年—年)的主要工作是完成造林及湿地修复工程,远期(年—年)主要完成景点建设及后期配套服务设施。根据《规划》流域内的总体布局为:“一环、一带、八区、十八点”。
所谓“一环”就是环湖绿道景观带,“一带”是净水湿地植物群落带。环湖景观带依托环库路,根据不同区域的特色,规划了*山栾大道、水杉大道、银杏大道等12种绿化模式。驱车或骑行在环库路上,十里一景,各不相同。在环库路与主要道路交口共设计了12处绿化节点,节点处以乔、灌、花、草结合,多种绿化,自成一景。净水湿地植物群落带位于环库路内侧,栽植耐水湿乔木、水生植物等。比如通过栽植芦苇,还可以形成“芦荻飞雪”等景观。
“八区”包括水源地保护核心区、湿地生态修复片区、花海观光休闲区、森林游乐体验区、观赏植物区、水库综合管理区、生态林业生态区、森林运动主题区。八个片区,根据各区域的特色,环库错落分布。八个片区内分布“十八点”,即“十八景”,采用特色树种,建设兼有生态、景观、经济价值的景观节点。
从西湖镇驻地向东至张古庄二村,规划为生态林果绿化为主兼顾林下游乐,观光采摘休闲片区。在片区内规划银杏唱晚、桑红梓绿、春花秋实、曲苑风荷、草莓撷趣等5个节点。西湖镇陈家庄至荻竹一村之间,将打造成以种植果桑为特色的桑梓园。既可以发展采摘游,还可以进行鲜果加工。而位于瞻埠潭和张古庄三庄之间的半岛,三面环水,原有柿子、板栗、松柏等,将作为观赏植物区打造,布设彩林绚秋、望湖阁、观景平台、农家鱼馆、栗园锦翠等节点。
整个工程建成后,日照水库流域将呈现出湖光林韵的景观效果,不仅为城市发展提供优质丰富水源,而且将极大地改善水库周边乃至日照市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快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流动,助力城市西部观光旅游产业发展。
日照水库的历史
今天日照水库的水底,过去是沈疃区,旱路码头,十多个村连在一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往东直通日照县城,向西接着*墩,是日照到莒县的商路,两边荻竹、许家庵、北疃村都开着染坊、油坊、车马店,肥得流油,白天骡嘶马叫,络绎不绝;夜晚灯火点点,推杯换盏。周边佛寺道观,晨钟暮鼓,香火缭绕。
沈疃大集的热闹劲,不差于涛雒、夹仓……
那时,北疃村不在高冈上,不在水库边,也不是一个穷村,水浇地,种什么长什么。人们说:“吃不败的北疃,烧不败的涛雒。”就是说,北疃有吃不完的粮食,涛雒有烧不完的柴火。
这,都是年前的老事了。
年日照水库未建前,傅疃河流到瞻埠潭村附近七拐八折,每个拐弯处都被大水冲积成大小不一的深潭,如占卜潭、讲古潭、宝姑潭、大石汪潭、小石汪潭、三石汪潭等。
讲古潭,在瞻埠潭原村址前1.5公里处,今水库东岸,崮山后悬崖峭壁下,长余米,宽余米,深数十余米。每每雨前,潭面雾气腾腾,故有“讲古潭雾气缭绕,小放牛的睡觉”的老呱。
这潭南依崮山,北捱凤凰台,西面群山环抱,潭水湛蓝,鱼类繁多。据说有一种雉鱼,肥大味美,使火点着,能从鱼尾一直燃到鱼头,常常引上百里外的渔夫前来打鱼。
悬崖半壁有一洞,洞内宽敞平阔,东海龙王的七公主曾在这里修炼。
潭底有一洞府,富丽堂皇,里面住着千年老鳖,在方圆数百里内除妖捉怪。
潭边,传有张果老赶沙、韩湘子潭边觅知音、彭小借寿、睡仙陈抟老祖洞中卧睡、鳖精行雨淹八崖等许多传说,人们到处讲咕,这潭也就叫讲古潭。
后来,也有人将瞻埠潭村附近的几个潭,统称讲古潭。
讲古,即说书、讲故事,讲古今故事,说天地传奇。
这“古”是谁讲的?老道士!
傅疃河自北而来,直冲悬崖,在这里又直转西向,久年冲积成潭,水大浪急,一个旋涡套着一个旋涡,几乎年年都灌死人。这些冤*无时无刻都在找替身,以投胎转世,有人在路边走着走着,就不知怎么叫替死*拉进去灌死了。
于是,人们就在潭南悬崖上,今日照水库纪念塔处,建了一座观,镇河妖的,四周古松沧柏,浓密成荫,能遮蔽半边潭面。
古时,有观就住道士,烧香的,还愿的,求前程的,都来找老道士问问凶吉,就是占卜。
占卜,得有“坛”。
老道士也得验证自己的“卜”灵,就常带着信众来到潭边,指着最大最深的潭,戳戳点点,这是那年的水线,那是上年雨水的大小,潭边讲古啦今,越啦越多、越编越真。
日照到莒县的路就在庙边上,运盐的,赶四集的,贩鲜货的,推果子米的,也在这地场歇脚,东来西去,人过车往,住店时你啦一个老呱,打尖时我讲一件旧事,搁不住天长日久。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观,观里有个老道士在给小道士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
“讲古潭秧地瓜”,就越传越远了。
那瞻埠潭又是怎么一回事?
今水库大坝西岸散落着几十户人家,明洪武年间(~)立村,原村在平山脚下,今村东小岛南端的岭坡上,北高南低,三面被傅疃河围着,地势高,站在自家门口就能望到崮山脚下大大小小的潭,好像站在码头上观望潭,就叫成瞻埠潭村。
因与占卜潭谐音,就又名“占卜潭村”。
又因村与讲古潭相邻,也有人叫讲古潭村。
“瞻”字,庄户人那认得。当年起名的,也得识文解字。与之对应,是近在咫尺的“荻竹涧”,蓝天白云,绿竹碧涧,多么诗情画意……
这就对了,沈疃是旱路码头!
那时,瞻埠潭村多户,多口人,0多亩地,多亩山林,近3公里的河环绕村庄,河水清澈见底,临河大小不一的深潭6个,山河秀林葱郁,气顺脉畅,土地肥沃,碧波荡漾……
年,“大跃进”热火朝天,日照举全县之力打水库。
第二年6月,日照水库蓄水,沈疃区全淹了,老百姓四散外迁,西湖、南湖、陈疃这些乡镇,都是后来才设的。
瞻埠潭村年和年两次移民,背井离乡。分迁到城关、后村、奎山、南湖、高兴、巨峰等乡镇近40余个自然村落户,故土难舍的40余户挪到这里。
北疃也一样,老庄搬到了新村,山高土薄缺水,庄稼长不好,“吃不败的北疃”也就一年比一年穷。
老人们说,那是因为当年水库打得太匆忙,祖坟都没来得及挪,对不住祖宗啊……
库区村的老少爷们,您们受累了、受苦了、受罪了!
临近收笔,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讲古潭,到底叫什么合适?
7年10月13日,曾读网友“四月之杂念”先生博文《水库》:
一路从高速走来,有不少水库大桥。为什么叫水库呢?原名不是更好吗?
如日照水库,原名是占卜潭。但在我们那儿读音是张古潭,不管如何,仿佛极有个性。而一改成日照水库,仿佛只剩下水利功用了。
假设台湾的日月潭,改成台中水库,效果又是如何呢?
日照水库也是一座湖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水库改名案例屡见不鲜,山东省几个排名前列的水库纷纷改名为湖。比如山东最大的水库—峡山水库改名为峡山湖,第二大岸堤水库改名为云蒙湖,莱芜的雪野水库改名为雪野湖,淄博的周村水库改名萌山湖,曲阜的尼山水库也改名为孔子湖,都在由水库改名湖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单纯水利功能向生态旅游的升级,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而更早的新安江水库和沙河水库改名为“千岛湖”和“天目湖”,更是让其成为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台湾著名景区“日月潭”,其本身就属于台湾最大的水库。
所以,在日照市*府对日照水库十年的升级改造下,日照水库必将成为日照市又一个著名的旅游景区,如何在日照原有山海旅游名片下,增添一个美丽的湖畔湿地旅游名片。日照水库改名为湖,其实也是一个值得日照万市民都共同思考的话题。
(美丽的千岛湖,其前身就是新安江水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