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好风相从张羽翔师生书法展全纪录
TUhjnbcbe - 2021/7/5 5:53:00

好风相从---张羽翔师生书法作品展

年8月29日在上海鑫合美术馆举行

参展作者:

导师:张羽翔

学生:冯华春、*文斌、马德田、伯远、冯颉、詹逸然、周上金、王飞虎、肖鑫、庄小生、姚锋、周珂

主办单位:

上海鑫合画院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上海鸿裕供应链有限公司

江苏中道文化旅游抽奖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上海鑫合美术馆

沃兴华老师亲临指导。

开幕式主持葛本山先生

学生代表,本次展览发起人马德田介绍展览筹备情况~

张老师致答谢词~

观展~张师沃师在点评学生作品~

亦蕴亦徼,且行且吟

文/老蕉当今三四十年来的书法活动,无疑是非常繁荣的。必须指出的是,古代书法创作的主体是文化精英,行文写字乃是合一之事,书法的批评处于一个垄断而单一的评价系统之中;当代的书法创作的主体则是大众,而非古代意义上的贵族士大夫,书法的批评呈现为一个多元、开放的评价态势。这一点决定了它的三大特点:一,参与权限的民主化,二,文化深度有限,三,技巧基础的薄弱。第一点决定了一种书法消费和生产的必然繁荣现象。第二点呼应了文字叙事时代的终结和读图时代的到来。第三点则暴露了当代书坛繁荣表象之下的脆弱和挑战性。在这一现代形态和体制下的书法工作者大部分都无法反思到自身与古代书法家之间对书法进行定义的巨大不同。也就是说,虽然大家都在一个西方现代艺术体制和运行模式下进行着形式和风格化追求,却做了一个虚假的定位:那就是把自己仍然视为是古代文人书家人格结构的重写,由此可以看到他们不遗余力地宣称自己是何等推重古人书法的核心概念云云,但是,很不幸,这些东西都是古代文人安身立命、依于仁德的附带产物,没有了古人的立命之本和书法泛化根存,哪里还有“道器”之辩证性和整体性构成呢?但是书法之被视为“国粹”所特有的自我欺骗功能,让全国书坛迷醉于“形而上”诉求的虚幻之境和民族文化核心的种族道德感之中,而后者,更容易被特权统治阶层所操控利用。

但是不动如山的人总是存在的,冷峻的审视和洞见让有些人避开了这种内耗性非常大的喧嚣,做出非常富有独立价值的选择。有的人择取了寂寞的返璞归真之路,有的人择取了苛刻的形式构成研究之路。张羽翔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当代书坛颇有探索精神的书法家和教师。陈国斌先生与他在九十年代前后时期致力于“细柳营”的书法篆刻培训工作,成绩因“广西现象”的展览获奖轰动事件而显著,进而引发争议甚至非议,然而其“细柳如何裁成”却始终不太为人所知。“广西现象”之后,“细柳营”团体逐渐淡出书坛的视野,但是他们的书法研习和实验却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这个团体的精神在不断的延展、四处开花结果,如山东枣庄的“五月书会”、广东东莞的“东莞制造”等等民间社团以及高校部分学子,都可以被视为是“细柳营”在某种程度上的生长和泛化。参与到权威性的展览体制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他们“实验”的一部分,而其探索的雄心和范畴,则远远大于这些官方和半官方体制的要求。他们要将所有的传统书法和汉字图像资源置于形式分析的解剖和重组的研究课题之下,而不是仅仅将视野限制于传统意义上二元对峙划分的“碑帖”范畴之内。在他们眼里,任何刻画和涂抹的字迹都可以视为书法的研究分析资源,像古代木刻印刷书籍的仿宋体都被视为完形性很好的一种范式来对待,并将之与书写字体之间的差异性视为形式研讨的切入点之一,仅这一点,就鲜明地显示出格式塔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张羽翔形式教学体系的影响之大。当然,张先生的形式研究所援引资借处又仅非这一二家,其于古代书论、兵家、阴阳家理论中更是颇多印心处,而所谓兵家实则是道家的术用产物。因此总起来说,张羽翔先生的形式美学理念是混溶了西方形式主义美学和中国道家阴阳对抗转化理念,从而指向了现代与传统这两种即可通约又相互对抗的路向。

在我看来,张羽翔先生的书学理念和训练操作方式充分地体现出了“蕴徼”双运的高明。我们大多数推崇书法艺术的人,往往最爱强调“蕴”和“妙”的一面,对“微”、“妙”、“蕴”实无切实体悟,却往往代之以谈论和向往之绪,进而自欺欺人,以期文化优越感的“*袍加身”,独独忘却了老子对“徼”这一差异实体性的考察和重视。老子云:“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常垣(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垣(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帛书本)此章句所述为《道德经》之关钮处,训诂固自有稽,义理实则成讼。扼其要而言,有、无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妙”是看事物之间的转变和辩证总根关联,即“玄之又玄”者也。再简约而言,指涉的是动态的关系,是为“蕴”;“徼”是看事物之间的差别和边界。老子强调二者的双重重要性,而非仅仅强调“妙”的至上性。因为“无”、“有”之间也是一个动态转换的关系,失去任何一端,则何以“扣中”呢?由此我们可以意识到张羽翔先生的形式分解训练方法和美学观念是非常契合“蕴徼论”的。尊重视知觉的作用,进而“以观其徼”,这是充分意识到“执其两端而扣其中”的重要性才做出的一个重要考察视域,即:严肃地看待字像笔画线条的形态、边界、方向、位置、长短、质感等等。而关于“无欲以观其妙”的部分,则让操作主体在掌握以上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原初直觉性的整体情感经验和身体运动的连绵性来统摄达成,当然,从终极而言,要达到后者境地,绝非易事,这也正是“技进乎道”所涉及的升华问题。

这次“好风相从”师生展览,集结了部分张门弟子的习作,是张羽翔先生数十年来独到的形式主义美学在教学领域方面的局部体现。从他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们为驾驭视觉对比性张力和传统古典美学韵味的融合所做的努力,也不难看出他们敏锐把握时代情感脉搏的那份激情所寄。这其中,冯华春、*文斌是陈国斌和张羽翔这两位周亚夫式老师苛律下的“细柳营”原班人马,马德田、王飞虎、邢巍、冯颉则是来自“五月书会”的中坚力量,詹逸然、周上金、庄小生则是举旗于“东莞制造”的后起之秀,姚锋、周珂则是来自高校中克绍其裘的年轻学子。我相信,在张羽翔先生的带领下,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构成表现,以及对传统书法资源博约俱得的创造性理解和现代性转换,一定会让人印象深刻、心潮起伏。

他们就像美国孟菲斯城市一群流浪的游吟诗人,唱出了地老天荒;他们又像胡金铨大师在银幕中塑造的行脚道人,奔突于阴阳两界之间,那是自由对他者(地狱)的叫阵。

张羽翔别名张小弟,年出生于广西南宁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张羽翔书法工作室导师,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评委,书法篆刻作品曾入选五,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四,五,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全国书法百人优秀奖,获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金奖。

冯华春笔名古斋,古哉。号泥古楼。中国书协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委员会主任,广西书画院艺委会委员,特聘书法家,清华美院名家工作室助教;中国书坛“广西现象”细柳营主要成员之一,广西自治区*府首批四人签约书法家之一。书法、篆刻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书坛新人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展;第三、四、五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七、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一、二、三届全国“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中国书协当代系统工程千人千作展;“兰亭诗韵”第二十五届全国名家邀请展;广西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一等奖;首届“*庭坚奖”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广西书画院书法六家作品展,获第三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文斌年10月生广西南宁人现居杭州。年师从*泓、张羽翔、陈国斌先生学习书法篆刻。年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年书法、篆刻作品参加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获奖,书法一等奖,篆刻三等奖.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年篆刻作品应邀参加成都-(世纪之门)艺术展。年篆刻作品参加首届流行印风展。年篆刻作品参加第二届流行印风展。年篆刻作品参加第三届流行印风展等。年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文斌篆刻集》年出版《*文斌作品集——篆刻——二十四诗品》马德田山东枣庄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结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现为北京大学书法名家工作室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书法篆刻委员会委员,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河北美术学院马德田书法工作室主任导师、教授,枣庄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枣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枣庄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五月书会成员。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青年艺术家。年荣获山东省*府“泰山文艺奖”。作品曾入选全国第六、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届正书展、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展、第二、三届流行书风提名展、年《书法导报》国际书法大展、新书法--当代探索型书法展、首届、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展、全国首届草书大展、纪念建*85周年全国书法展、“渊源与流变”——简帛书法展、二王帖系书法展、晋唐楷书研究展、秦汉篆隶研究展、第三届四川北京书法双年展、笔墨东方中国书法国际书法展、五月书会历届书法作品展。作品获第二届流行书风征评展银奖、全国首届行书大展三等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提名奖、“邢侗杯”山东省临帖展最佳表现奖,山东省第五届书法展二等奖。书法作品入编《全国70年代代表书家图鉴》、出版《今日美术馆流行书风提名书家精品集——马德田卷》、《当代中青年书法家行草书长卷——马德田卷》、《素墨——马德田书法作品集》。年策划中国书法群落精英联盟展。年《东方艺术·书法》中坚栏目专题介绍,-连续提名为《东方艺术·书法》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伯 远本名邢巍,年7月1日出生。现为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探索委员会委员、篆刻委员会委员;枣庄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培训中心主任;枣庄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印社成员;五月书会成员。书法参展情况:年受邀参展“笔墨东方”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国家画院主办);年获“融正杯”第三届山东青年临书展最佳表现奖。年获“舜息”山东首届青年书法小品展获奖提名。年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年“二王书风”渊源和流变——二王及帖系研究展(中国书法院主办);年全国首届书法部落联盟展;年获枣庄五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榴花奖。年受邀参加当代中国写意篆刻研究展(国家画院主办)冯 颉原名冯兆杰。年6月出生于山东枣庄。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年——年于广西细柳营跟随陈国斌、张羽翔、*文斌先生进修书法篆刻。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导师周闻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山东枣庄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詹逸然师从张羽翔、詹益镇、*文斌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书法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主持人,“东莞市詹逸然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义务教育教科书《愉快的书法》分册主编;主编有《“相聚金秋”教师书法邀请展作品集》、《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书法教学优秀论文集》、《在路上--百悦翰动雅集书法作品选》、《玩吧——东莞市詹逸然名师工作室成员书画作品集》等。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四届全国正书大展”“贺州杯全国书法小品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大展”等全国权威展览并获奖,连续三届入展广东省书法最高奖--“广东省‘南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并获第一、二届铜奖。书法作品和论文散见于《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书法作品被广东书法院等单位收藏。周上金年6月出生于广西富川,现居东莞。自幼喜欢书法,年起师从张羽翔、陈国斌、*文斌老师们学习书法篆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莞市书法家协会行书创作委员会委员。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岭南风”东莞市中青年书法十三人展、“山上山下”全国汉字艺术展和东莞“旗峰部落”汉字艺术沙龙等展览。王飞虎年生,山东省枣庄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枣庄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东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东莞市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东莞市东城区书协副会长,五月书会成员。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展,全国首届行草书展,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新人展、全国第二届楹联展、“羲之杯”全国书法展、第二届流行书风征评展、全国首届扇面展。年《青少年书法报》“国展菁华”曾作专题介绍。参加五月书会届展,在东莞图书图,东莞艺展举办个人展览及联展。肖 鑫年生于山东平原县,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现为书法院),获书法硕士学位。现任教于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曾参与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项目中国美术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参与山东省文化厅重点项目一项,教育厅科研项目两项:有《寂寞高手——王志》《唐宋时期的书画市场》《书坛时弊与“丑书”》《自律启蒙的迟来与书法大众化背景下的受困》、《在历史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浅谈简帛书如何进入艺术视域》等数十篇专业论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和省级报刊,曾先后荣获首都师范大学挑战杯研究生科研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优秀奖、山东文化厅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多个奖项。编著和参与编写有《书法基础教程》(人民美术出版社)、《书法篆刻教程》(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多本专业教材。多次参加书法学术界研讨会。书法创作精擅行、楷、草等诸体。庄小生北京书谱学院首届研究生。年之前,师从陈振濂先生学习“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年之后,师从陈国斌,张羽翔,*文斌诸师学习书法篆刻现代构成。年问道嵩山,参学十方精舍,师从一了老师学习现代艺术。作品年参加“笔墨东方”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国家画院主办);年参加“山上山下”关于水墨汉字艺术的对话展(岭南画院主办)。姚 锋年出生于羲之故里山东临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临沂大学特聘教授。获奖入展情况:山东省第四届泰山文艺奖;纪念傅山诞辰周年全国书法展二等奖;首届王羲之行草书大展一等奖第二届北兰亭书法大赛优秀奖;美好的赞礼--庆祝*的十七大山东美术书法摄影大展三等奖;山东省首届牡丹奖双年展三等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纪念老子诞辰周年全国书法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七届山东省青年书法篆刻展;山东省颜真卿奖书法作品展获奖。

年出生于山东枣庄。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抱犊书会成员。河北美术学院马德田工作室客座教师。

张羽翔师生书法展座谈会记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风相从张羽翔师生书法展全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