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概况
邮*编码
电话区号
4车辆牌号
5面积
6气候
7人口
8行*区划
9交通状况
10地理概况
11历史沿革
1泮水由来
1第一章建国前泮水著名人物
第一节清代
第一节*队
大事记光影集锦图册集锦花絮视频1基本概况
年被列入全市0个首轮建设强镇之一。
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万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万元;实现地方财*收入.9万元,为县下任务万元的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发放涉农直补78万元;城镇化率8%;义务教育率99.85%;计划生育符合*策生育率96.6%。
邮*编码电话区号4车辆牌号贵C
5面积约11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亩,耕地面积亩,退耕还林面积96亩,人均耕地0.69亩。沼气池口,有水库4个(红星、解放、石关、长征),山塘75口。6气候泮水镇地理坐标为东经°′,北纬7°8′,平均海拔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镇北以大娄山为屏障,有较为丰富的牧草和树林,南面有长达8千米的偏岩河环抱,形成了“北草南水”的优越自然环境。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平均气温14.6摄氏度,无霜期75天,年均降水量约毫米。7人口全镇总人口人,户,有汉、苗、彝、仡佬等民族。
辖8村1社区,19个村民组,承包人口人。
8行*区划镇人民*府驻地泮水,镇上人口约。辖1居委会、村委会。年为泮水、永定、白鹤、西安等乡。历史:
年撤乡建泮水公社。
年拆分为泮水、永定、白鹤、西安公社。
年改置泮水镇及永定、白鹤、西安乡。
年9月,实行建镇并乡撤区。1镇乡合并置泮水镇。马蹄乡从泮水区拆分出去,建立马蹄镇。下辖村个,分别有:
红星村、永定村、遵金村、河坎村、绵羊村、阳堡村、海坪村、纸厂村、长寿田村、云合村、永合村、喻河村、西安村、中坪村、英勇村、阳落村、青丰村、石关村、联盟村、花水村、中渡村、泮水村。9交通状况泮水有便捷的交通,6国道横贯整个泮水镇,,目前经过泮水镇的“杭瑞高速(杭州——瑞丽)”正在火热的修建之中,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开通之后,泮水镇也将踏上大发展的高速公路。
距遵义市火车站约1.5小时车程。距遵义新舟机场约小时车程。距贵阳龙洞堡机场约小时车程。遵义是四川、重庆南下的主要通道,泮水仅1小时即可搭上这条通道出海。
年,贵广高速铁路、贵广高速公路及重贵高速铁路开通,泮水踏入国内大舞台的速度将进入新时代。
10地理概况泮水镇地处金沙县、仁怀县交界处,是黔北文化、水西文化、巴南文化的交汇点,位于遵义县西部。东距遵义市74公里,西距金沙县城18公里。在南白镇西46公里,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9公里,海拔平均高度米,油沙坡南麓。海拔米。原址在河边,故名。后迁到现在的地方,仍称泮水。清设泮水塘,为遵义府通大定府要道。为县西部重要农贸集镇。6国道经此。继承了“重教兴文、教育兴镇”的儒家思想,积淀了厚重的农耕文化。
11历史沿革泮水镇这块远域荒疆之地,历来都是遵义县的一部份。
年(明万历二十八年)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遵义县置1里,泮水镇属遵义县沙溪里,属四川管辖。年(清雍正六年),废里设区,泮水镇为西三下区。
年(民国年)废甲设保时,泮水镇属遵义县第十二上区。
年(民国5年)泮水镇属遵义县第七区。
年(民国0年)实行“新县制”时泮水划为镇,属鸭溪区。
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遵义县委批准建立中共遵义县第七区人民*府时,泮水镇属第七区。
年,调整行*区划,泮水镇属第十七区。年十七区改称为泮水区。
年,建镇、并乡、撤区时,泮水区划出洪关、河堰、茶堰、马蹄4个乡后,撤了泮水区,成立了泮水镇人民*府,下辖个自然村,个居民委员会。
年,泮水镇辖8村1社区。
1泮水由来泮水场是位于遵义县西,紧靠打鼓新场(今天的金沙县)的一个小乡场。根据遵义府志“孙志”记载:今场凡八十五,其中有泮水场,城西百四十里。据泮水场中街万寿宫的古香炉下碑文记载,泮水场建于明隆庆元年(年)八月,场址最先建于泮水河畔(据河侧古碑文记载今外寨河为泮水河)兴隆寺侧的松林堡处(现泮水镇遵金村),因场址地形三方有水,独北方无水,借“诗经”之典“思乐泮水”句,再加上此场建于泮水河畔,故取名为泮水场,其本意应为“畔水场”。又把“泮水”比喻为学宫门前的一条河沟,泮水人民必须越过这条学宫门前的河沟,才有大的作为。泮水场建立已有多年历史,保留了较多的文化古迹,是遵义县建场较早的文化古镇之一。
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年)“改土归流”后,遵义县置1里,泮水场是沙溪里一甲,隶属遵义*民府,属四川省。到清雍正六年(公元年),泮水随遵义县始划入贵州版图。
泮水场建立初,集市冷淡,不久又遭火灾,便下迁傅家坟侧店子上,更名为“永安场”,取永远安宁之意,但仍然赶不起场,且每逢场天都有人酗酒闹事,还屡出凶杀案,不得安宁。又迁至菜园子,场仍然不热闹。时有一地理先生说:“若要此场兴旺,必须再往下迁。”故再次迁至袁家大土。经过一段时间,此场逐渐热闹起来。清乾隆三十八年(年),遵义知县罗存德具报清*府,泮水发现白铅矿,清廷派贵阳姬大人来泮水开办白铅冶炼厂,在炉沙堡(今青丰村官房组)、小海子(今喻河村小海组)建高炉50座,冶炼白铅,这消息传到四面八方,江西、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商人来泮水贸易,日益增多。江西籍的傅文盛兴办起茶楼、酒店、饭馆、客栈、百货店,场后办起染织厂,土地垭建起酿酒厂,织布、沙器、火纸等手工业生产先后发展起来,泮水场日渐繁荣。因“泮水”之名颇富诗意,故仍沿袭“泮水”之名至今。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嫌囚。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讻,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1)泮(pan去声。音盼)水:水名。戴震《毛郑诗考证》:“泮水出曲阜县治,西流至兖州府城,东入泗。《通典》云兖州泗水县有泮水‘是也。”鲁僖公修宫于其上,名为泮宫,行祭祀事:“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礼器》)。因有《诗经·鲁颂·泮水》颂“鲁公能修泮宫”(《毛诗序》)能修文德之功。1第一章建国前泮水著名人物泮水镇人杰地灵,山川秀丽,矿产丰富,是沙溪文化中心,文化底蕴深厚,人才出内拔萃,清代时考中进士人,恩贡生1人,皇封为登士郎4人,皇封为文林部4人,府学士1人,文武秀才人,文秀才9人,武秀才人。民国时期,泮水人才主要表现在*事方面,任司令的人,任*长1人,师长1人,团长人,县长人,*埔*校毕业生6人,进入其它有名学府的5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泮水镇有博士生导师1人,定居海外的动力专家1人,教授、副教授、硕士17人,省管专家1人,作家人,名扬海外的书法家1人,中国一级画师1人,获中国人民解放*将*级*衔的人,团级干部人,获中国人民解放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的1人,获省级劳动模范的5人,副县长以上职务的人,特级教师1人。如今,泮水籍学子遍布清华、北大、北航、复旦、南开等全国各大名校。
第一节清代一、袁道晓
袁道晓(—),男,汉族,生于现泮水镇永安社区。
泮水袁姓前辈人是江西吉安卢陵人氏,其先祖袁龙辅是南京孝宗乾道年间驸马,官封正一品一殿将*。袁龙辅子袁世盟生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自幼学文练武,才略过人,甚得朝廷重用,以*功封沿边巡检使。宁宗嘉定年间,袁世盟官升总制,督抚江淮兵马。当时播州所辖今习水、仁怀等地蛮夷起事反抗朝廷,赵筠皇帝下诏江南,封袁世盟为平南王,前往征剿,于端平二年(15)师至仁怀边境,经多次激战,平定蛮夷。理宗嘉熙元年(17),袁世盟因箭伤复发逝世,其家人、亲属和所部将士定居仁怀,后袁姓一部迁入泮水居住。袁道晓即系袁龙辅、袁世盟之后。袁道晓从小受到中原文化的教育,袁姓人又从江西吉安请来饱学之士教育袁道晓。袁道晓聪明好学,学业大进,“四书”、“五经”《左传》等无一不精。先后考中秀才、举人,乾隆四十九年(4),在北京参加会试,被取为恩贡生。青年时做过一段时间小官,后回泮水。道光十年(年)1月0日因病去逝,墓葬于现泮水镇永定村兴寨组白洞岩。他是泮水地方最早入学中举的人。二、傅启绪
傅启绪(—)字心斋,现泮水镇永安社区人。
幼年时,得良师教育,勤学苦练,志向远大。道光十二年考中三甲进士,分发到吏部任主事,咸丰立帝后,受封奉直大夫。咸丰七年(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与天王洪秀全决裂,带领15万太平*西征。傅启绪闻讯后,立即启奏皇帝,请求返家乡泮水组织*队围剿石达开。咸丰帝准奏,并允许他带领任职于京城的胞侄傅从中,侄孙傅连楫到贵州,复令贵州总督田兴怒分拨清兵回泮水。田兴怒接旨后,将傅启绪二子傅怀忠、傅作忠(监生、千总)部下二千清兵点交傅启绪。傅启绪于同年腊月,带领子侄、官兵回到泮水,并招募地方乡勇千多人组成团练进行*事训练。咸丰九年(年),石达开率太平*到黔西、打鼓新场(今金沙)一带休整,召开*事会议,征集粮草,补充*械,确定入川路线。贵州总督令吴安康率清*迎战太平*。吴好胜轻敌,未把太平*放在眼里,一开始猛攻猛打,结果被太平*伏击失败。田兴怒闻报,令傅启绪带兵援助,傅启绪接令后,兵分两路直赴打鼓新场。同年7月7日,对驻打鼓新场的太平*发起猛攻,并将在泮水特制的4门大炮同时向太平*开火,吴安康余部见援兵到来,士气大增,向驻守五里坡的太平*发起猛攻。傅怀忠、傅作忠带领敢死队冲入太平*指挥部,太平*抵挡不住,撤兵仁怀。傅启绪回师泮水后,自筹资金于咸丰十一年(1),在现泮水镇纸厂村土地丫修建“傅家寨”,每日投工二千余人。
年,石达开在四川涪陵大战失败,挥师返黔,自统大*取道仁怀鲁班场,作佯攻“傅家寨”。另一路由佐辅李福猷率领从遵义—鸭溪—西安直取“傅家寨”。同年9月日夜,太平*偷袭“傅家寨”失败,交战受创。第二日,石达开从岩孔来到泮水,登上凤凰山用望远镜观察“傅家寨”,见寨上旗帜鲜明,寨墙坚固,传令部下“改日再来攻打”,率太平*撤往黔西。太平*虽撤走,但石达开组建的苗教*,*、白号*,不断发展,日渐强大,时常进兵攻打“傅家寨”。一次,傅启绪令傅启勋到岩孔探敌情,遭白号*围歼,傅启勋等二十几人死于岩孔。傅启绪于同治二年(年)5月,病死于“傅家寨”。
三、傅怀忠、傅作忠
傅怀忠(—)、傅作忠(—)二人均是傅启绪之子,曾为监生、千总,都生于现泮水镇永安社区。
傅怀忠、傅作忠兄弟俩相差一岁,性格意趣相和,自幼形影不离,好学好动,机智过人,胆量超群,好舞刀枪。六、七岁时,双双进入傅家学堂。在傅氏的严格教育下,道光二十六年同去黔西州赴考,均考上秀才。至此兄弟二人更加情深义重,患难相顾。后弃文习武,投师三载,刀枪箭戟,马上马下,各般武艺精通。咸丰初年,二人赶赴贵阳参考,均中武举,并任职于省城,不久提升为千总。咸丰七年(年),咸丰准奏傅启绪请兵抗击太平*。傅启绪从京城返回贵阳,贵州总督田兴怒将二位千总千清兵拨交傅启绪带回泮水,又招募乡勇千多人,由二人指挥训练,游击于遵义、沙土、大定(大方)、仁怀,并同傅启绪修筑“傅家寨”。
同治四年(5年)春,兄弟二人在保卫“傅家寨”的战斗中,打死打伤太平*、农民义*六百多人,怀忠斩杀农民义*将领,清朝*府授予四品*功。5月,傅作忠斩杀太平*将领潘明杰,打败太平*,清朝廷授予五品*功。8月7日,刘坤山率农民义*攻破“傅家寨”,傅怀忠、傅作忠效忠清王朝,奋力抵抗,火药仓库爆炸,无法固守,最后被俘,不降,遭杀害。四、傅连华
傅连华(~),现泮水镇永安社区人。
傅连华两三岁时即非常聪俊,言语流利,记忆力很强。五、六岁时,在母亲陈氏的教诲下,能背诵唐诗百余首,《三字经》、《百家姓》更是倒背如流。咸丰九年(年),傅连华14岁赴黔西州考取第一名补领秀才。咸丰十年(0年),时年16岁的青年秀才傅连华被泮水父老一致推荐撰书灵主庙碑文,竖立于泮水下场口灵主庙前的大柏树下。同治四年(5年),傅家寨被农民义*攻破,傅连华随傅氏老幼逃出傅家寨,幸免一死。翌年秋天,傅允忠请兵平定农民义*后,得重返泮水。傅连华在胞叔傅允忠和良师的严格管教下,学业大进。同治六年(7年),赴贵阳乡试中举人,同治九年(1年)进京参加会试考中贡生。同治十二年参加殿试考中进士。同年返乡祭祖,从京城至武汉,改乘木船西上,船经三峡地界,不服水土,身染痢疾,无医无药,死于船上。第二节民国一、潘国清潘国清(.9—.),字钦臣,男,汉族,原籍四川,四岁时随父亲移居遵义县西乡沙溪里一甲地名泮水场。幼年在泮水场读私塾,18岁时到遵义求学,在数位名师门下学中国古代文学。7年又进入遵义初级师范学校学中文,修业两载,取得优异成绩。0年,被聘为《贵州公报》报馆主笔。同年4月,知府袁玉锡升任云南劝业道,潘国清跟随到云南,在袁玉锡公署办理文案。年,被选为遵义府议会员。年,在贵州国民*北防统带陈钟岳率兵驻遵时任统部一等编修。8年,在胡忠相调任黔*第二师参谋长处任黔*总部一等编修。年,由四川省杨庶堪委任为壁山县征收局长。年,为保家乡平安任遵义县泮水区区长。19年,随周西成*入川,抵綦江任总部一等秘书,拨入毛光翔旅部服务。年,在赤水毛光翔十二师指挥部任秘书。同年,周西成委任潘国清为古蔺县县长。6月到任,1月解组,仍调毛光翔部任秘书长。年秋,毛光翔委任潘国清任大方县县长。毛光翔任黔*第三师师长时,潘国清在师部任秘书长兼主任。年,周西成到贵阳任省长,毛光翔带兵到赤水,委潘国清任赤水县县长。年在国民革命*二十五**部任*法处长。年5月6日,周西成率*出征,并亲临前线督战,在镇宁县八棱桥中弹身亡。周西成战死后,年10月日,毛光翔任贵州省主席,潘国清被推任委员,兼黔岸督销缉私局局长。不久弃官回乡组织编织土布。潘国清在为官之时,除谨守廉、慎、勤三字诀外,还“不偏不傲,诸善调和,始足以尽其责......所官之地,兴利除弊,凡事求其心所安。”二、王小南
王小南(-9),今泮水镇永安社区人。
王小南毕业于遵义府中学堂,回乡后,从事家乡现代教育的开拓。19年恢复泮水小学堂,任校长职务,在校任期8年,为学校初具新学规模起了奠基作用。
年,王小南辞去校长职务后出任毕节驻*第四独立旅*法*,历经易绍荃、宋醒两位旅长。后又任正安县县长,力求为百姓办好事。在此期间,他已厌倦官场生活,一次写信回家说:“在官场中所见到的,不作弊者,莫不两手空空,我是不慕名利之人,岂能在官场中乎,我决定辞职回家。”后调贵阳任审计科科长,一年后辞职回泮水。回家乡后,仍时时关心着家乡的教育,经常为学校排忧解难。
王小南一生廉洁奉公,对国民**治腐败,恶势力的猖狂极为愤慨。当时泮水小学堂有一个德才兼备的好教师刘资能,家无恒产,完全靠教书糊口。由于地方两派势力的较量,学堂成了他们争夺的据点,刘先生不肯依靠这些权势,终于被排解出校,未及一年即忧郁成疾,归家途中死去,在亲朋和学生的资助下草草埋葬。王小南当时给他写的挽联是:“生命太长,膝无子,囊无钱,寿短折于中年,执教百感樱心,一贫送命。读书何用,墨难炊,字难煮,抱穷愁以毕生,莫怪班超投笔,秦*焚书”。这不是一般的挽联,是他对旧社会黑暗的控诉,对地方恶势力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鞭挞。年,王小南的学生潘名挥给他来信,信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希望他认真学习*的*策,支持家乡解放。他仔细阅读了毛泽东主席的《论联合*府》、《论人民民主专*》,思想上有了很大进步。他积极宣传*的方针、*策,后来参加遵义首届*协会,是遵义一、二、三届*协委员。9年,王小南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岁。
三、陈礼刚
陈礼刚,男,汉族,6年10月生于遵义县西三区泮水场上水。幼年时,家境贫寒,未曾入学。年帮金沙县鼓新外寨李慕尧家放牛。年由李慕尧引荐在黔西羊场坝参加国民*部队,三年后提升为营长。5年秋提升为团长。解放战争中,国民**被消灭和击溃,陈礼刚所带领的部队退到贵州安龙。这时,蒋介石部队整编,陈礼刚被提升为蒋介石王牌师师长,遂将妻子、儿女丢在安龙,独自跟蒋介石渡海到台湾。陈礼刚到台湾几年后,被提升为*长,李登辉原属他部下。8年,回到贵州安龙,在大陆的妻子还健在,儿子长大,安龙县人民*府热情接待了他。1年,陈礼刚因病去世,终年75岁。四、王茂超
王茂超,男,汉族,年生于遵义县西三区泮水场上水,先在当地读私塾,次后到金沙平坝方伯鸾(清代进士)处求学。年在湖南省国民*中央陆*大学参谋班毕业,毕业后在国民*十八*参谋部就职,不久又到贵州毕节专署任参谋。7年调回贵阳保安二团任团长。8年在贵州盘县率部起义投奔共产*,部队移交共产*指挥后,回贵阳定居直到解放,解放后被选为贵州省一、二届*协委员。7年病故于贵阳,终年84岁。五、罗相培
罗相培(7-),男,汉族,生于遵义西三下区沙溪里四甲地名簸落海*泥堡。
幼年时在仁怀县长冈小学读书,后考入贵阳达德中学,在罗相潍的影响下,赴广东考入*埔*校,*埔*校第七期毕业生。毕业后先后在国民*部队任排、连长等职。年又入国民*中央防空学校学习,年回贵州任贵州省*官教导总队区队长。年任贵州省保安第一团第三大队队长。年任贵州省毕节专员公署保安副司令。0年任贵州省保安第四团团长。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还都南京,任南京警察厅保安警察总队长。在解放战争中,由于国民*节节败退,国民*要加强云贵实力,8年罗相培调贵州,任贵州安顺独三师师长。同年底,在贵州安顺地区率部起义,派参谋长赴贵阳开会,参谋长会后返回部队给罗相培假传会议精神,罗因此起义后又叛变。叛变后被解放*四处追剿,窜逃铜仁,遵义地区,在遵义县枫香坝和解放*交火,溃不成*。继后,又逃往仁怀、金沙等地。逃到大方县时,遭到了解放*的追击、围歼,罗相培走投无路,年冬天,在大方县瓢井区中箐乡一农户家自杀身亡。六、罗相潍
罗相潍(5—)男,汉族,生于遵义县西三下区沙溪里四甲地名簸落海*泥堡,幼年时在仁怀县长冈小学读书,后赴贵阳考入旧制中学读书。再赴广东考入*埔*校,第六期毕业生,参加过年的北伐战争。后到南京,分配在南京*埔*校同学毕业生调查处任科长。年秋调回四川省中央*校任副主任。年春,又调回南京任中央*校毕业生调查处股长。年抗日战争初期调回国民*峨嵋高级*官训练团工作。0年任四川省雅安团管区司令。年因其父亲罗治江病逝,家中无人料理,故请假回家主持家务。5年在遵义国民**官训练大队任副大队长。7年秋到南京国民*国防监察局任检察官。年春返回贵州遵义簸落海老家。年冬天,由遵义监狱押送西安寨坛神庙,在狱中服*自杀。
七、潘名挥
潘名挥,男,汉族,年生于遵义县泮水街上。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系中国民主同盟会员,贵州省*协四、五届委员,中国音乐协会会员,曾任川黔边区纵队*治委员,遵义*分区*治联络处交际科长,贵阳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副教授,贵州省音乐协会副主席,贵州省花灯剧团音乐设计副教授,剧团艺委会主任。7年秋,经朱石林同志介绍,他认识了当时派到贵州来的地下*负责人张立。从年到7年秋,中断的地下*领导的关系,又重新接上。张立叫他负责联络工作,转交信件,接待外地来的地下*同志。8年,共产*人陈福桐被国民*逮捕后送往贵阳,潘名挥和地下*人施慕义取得联系,施慕义交给他的任务是设法打进贵阳《青年新闻》遵义办事处,作一名特约记者,探听敌人动向,借此与一些遵义的*、*界上层和中层人物接触,以后好作策反工作。在此期间,敌人特务组织对他监视很严。
年春,根据中央和西南关于地下社盟转团有关文件指示,潘名挥被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为保护好历史名城遵义,刘兆富、幸必泽、潘名挥在地下*的领导下,成立了“川黔边区纵队司令部”,潘名挥任*委。组织分配给他的任务是策反第二绥区主任吴剑平,*阀柏辉章,75师参谋长李益昌。年9月,遵义城内表面上风平浪静,暗地里危机四伏,谣言四起,市民一日数惊。反动*阀对潘名挥下了“必杀令”,“抓到潘,就地正法”。潘名辉机智地与敌周旋,这时的遵义*阀王家烈、陈铁、柏辉章、吴剑平等屯兵城外,负隅挣扎,思想混乱,准备孤注一掷:对遵义实行“三光”,炸掉遵义电厂和乌江大桥向西逃窜。解放*为保护历史名城,投鼠忌器,一直未发动*事攻击。在这危急关头,潘名挥毅然接受了与*阀谈判的任务。在未谈判前,他首先找到李益昌的侄儿李锡桐打开缺口,李锡桐的爱人王俊义,岳父王筑生也出了大力,先作好了李益昌的工作。谈判那天,当潘名挥走进公馆时,王家烈一看不是什么*方要员,惊诧地问:“年侄,怎么是你?”(因潘名挥的父亲潘国清和王家烈曾同是周西成幕僚,交情不错,潘名挥认识王家烈,王家烈也熟识潘名挥,故称潘为年侄。)潘名挥淡淡一笑,平静地说:“不错,是我。”缓和了剑拔弩张的气氛。潘名挥扫视在座的有*、师长六七个,坐下后,心平气和地给他们分析了形势,交待了*的*策,晓以大义,陈说利害,劝其起义。可王家烈、柏辉章、吴剑平等怕共产*秋后算帐,举棋不定;同时怀疑潘名挥的代表身份。王家烈对潘名挥说:“希望和共*的负责人作实质性谈判。”潘名挥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我就是!”众*阀瞠目结舌,一下子全站起来了。潘明挥即示意大家坐下,再次庄重宣布:“我就是谈判的全权代表,乡里乡亲,相识相熟的,不必拘束,继续谈!”潘名挥提出三条:1、要保护遵义城人民生命财产不被烧、杀、抢;、保护遵义的粮仓、弹药库、医药库、印刷厂、电厂不被破坏;、保护乌江大桥不被炸毁。前两个条件,柏、李按条件照办,只是乌江大桥当时是川*四十**长坚持要炸,潘与吴在谈判会上发生了分歧,继由张肇奎出面调停,炸一孔、留一孔(最后只炸了桥栏杆)。吴、柏、李提出的条件是要“起义”的名义。潘名挥代表地下*组织答应了这一条件。后来,他们三个到贵阳开会,与全省其它起义的国民*高级**人员一起,在《贵州日报》上登报通电起义。遵义是黔北重镇,国民*多年在这里加强反动统治,特务组织很多。有黔北督导区,*统黔站遵义组,遵义邮电检查所,遵义专区联络参谋,西南特别*部遵义行动组,宪兵特高组,交通警察第五总队,特种汇报会议等8个之多。遵义*、警、宪联合稽查处,基本上聚集了各个方面的特务,共有六、七十人枪,因为主任李厚德读遵义师范时,参加中共,受杨天源领导,参加中共外围群众组织遵义音乐教育促进会,又和潘名挥在一起,所以潘名挥对李厚德直接提出迎接解放立功的事,李厚德开始举棋不定,后潘明挥向他讲了共产*的宽大*策,只要停止作恶,共产*就宽大处理,如果顽固不化,就是死路一条,最后李厚德率部起义,投向共产*。潘明挥又委托曾宪云去争取了宪兵特高组遵义负责人王琦(王也是*统特务,还掌握了一点兵力),王琦也率部起义。潘名挥还设法给60多名特务交待了*的*策,劝他们不要去当土匪,危害人民。*管会来遵义后,潘名挥请示了上级,亲自带领这60多名特务去专署公安处自首,交待问题。除此之外,又与陈福桐、曾宪云、罗泽民联名写信,去争取了*统贵阳站站长钱霁林前来投案自首。保卫遵义,和平解放遵义,关键的一步棋,是对张肇奎的争取。张肇奎是防共大队指挥,驻*遵义。“川纵”刚成立,幸必泽得到消息,通知潘名挥说:张肇奎正召集他的“防共自卫大队”的主要成员在“社会服务处”开会。会上说“要把他们的队伍拖到鸭溪去”。这样,敌人等到张肇奎及其部属走后,好对遵义进行罪恶的“三光”*策。幸必泽要潘名挥设法争取张肇奎,望他留下来稳住人心。潘名挥立即找高允夫去社会服务部,通过森严的门禁找到张肇奎,向他说明了*组织劝他起义。张接受了争取,愿留城中为*工作。
年11月0日,刘兆富、幸必泽、潘名挥已布置好保卫遵义的工作,并用“川纵”的名义出安民布告,内容是根据“解放*布告”(即约法八章)的精神拟定的,署名是司令员任*(刘兆富化名),副司令员詹周(幸必泽化名),*治委员潘名挥。年11月1日,遵义和平解放。老百姓一觉醒来,遵义已改天换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进城,人民举行了热闹的欢迎仪式。解放*不耗一枪一弹,历史名城遵义就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潘名挥在地下*的领导下,参加革命斗争1年,为保卫遵义粮仓、遵义电厂、医药库、弹药库和乌江大桥、和平解放遵义作出了卓越贡献。
解放后,潘名挥在遵义*分区*治部任交际科科长。年,全家迁居贵阳,潘名挥以“*代表”(县团级)、“艺术科主任”双重身份被派到贵阳师范学院工作。他脱下*装,弃武返文,在全省范围内聘集师资,共同创业,建设新的贵阳师范学院。7年,贵州省花灯剧团创建,潘名挥承担了创作室主任一职。他苦干实干,踏遍了贵州“四路花灯”的流传地遵义、铜仁、印江、石阡、都匀、独山、安顺、普定等县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背着简陋笨重的录音器材,爬山涉水,搜集花灯原始素材,整理、编辑刊印了《贵州花灯资料研究》1-4集,《岑子明花灯唱腔集》,《采新台》还上了贵州省中小学音乐课乡土教材。潘名挥又同孔成宇、张秉雄共同努力将民间小调的花灯,发展成为具有角色唱腔的贵州地方剧种,编排演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七妹与蛇郎》、《哑姑泉》、《女飞行员》、《卢大用》、《平凡的岗位》、《三里弯》、《巧遇计》、《岗哨》、《打舅娘》等大型花灯剧。如今,花灯剧团上百个卷宗袋里的资料,90%是潘名辉的创作,堪称贵州花灯剧团的“开山祖师”。年,省文化厅拨专款给花灯剧团举办“潘名挥先生从事艺术事业50周年纪念”活动。80高龄的潘名挥观看了自己创作的《铁路修到茶山下》、《高坡顶上住一家》、《牵牛郎郎要娶亲》、《梅花》等作品,又听了由陈福桐作词、李传佳谱曲的颂扬潘名挥献身革命艺术的歌曲,全场充满融融真情,暖暖爱意。潘名挥百感交集,热泪盈眶。4年8月,潘名挥因病医治无效在贵阳逝世,享年8岁。陈福桐在挽联上写着:“诚以处世正以立身静以养性垂老躬行益坚;乐可和声歌可励志剧可化群毕生从之不懈”。高度概括了他革命的艺术的一生。八、杜传一
杜传一,曾用名杜贯一,汉族,生于19年1月,山东省范县斯区杜家村人。家庭出生贫寒,年月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历任范县五区武装干事,反攻营排长,临城六区武会主任,江西省余热山县武装干事。年8月西进任贵州省遵义县一区板桥镇镇长;年月至年8月,任遵义县六区(鸭溪)区长;年9月至年底任遵义县第十七区(泮水)区长兼*委、副民委;后历任遵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委员;贵阳市修配厂厂长;贵阳市南明区委工业部部长;贵阳市南明区委副书记、书记;中共贵阳市城市街道工作部部长。杜传一同志6年10月在山东河洋县六区因孤身深入敌穴侦察有功,受通报表扬。6年至7年间,五次突围成功,当过五次模范。年1月在遵义县板桥镇独战群匪负伤受通令表扬。杜传一同志是泮水区委第一任书记。第三节金遵特支地下斗争时期一、余辉烈士传略
年1月4日,遵义县泮水区临近解放。就在这长夜即将逝尽,光明已经到来的时刻,中国共产*的优秀*员,川南地下*金(沙)遵(义)特支书记余辉,不幸被国民*贵州保安旅罗相培残部杀害,壮烈牺牲在遵义县泮水区洪关坝。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奔走川南、黔北、黔西,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泮水区人民缅怀先烈,于解放后在泮水镇为余辉烈士建墓立碑,永远纪念余辉同志。余辉同志一生勤于*的事业,为遵义县人民的解放洒尽了满腔热血。余辉烈士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遵义人民心中,余辉英名永垂不朽!二、陈益诚
陈益诚(陈以承),男,汉族,四川省内江人。年由舒祖述介绍加入共产*,系中共川南地下**员,担任叙永、古蔺特支委员。4年7月,中共川南*组织负责人派陈益诚从赤水转移到金沙茶园建立*组织,指定陈益诚为负责人,建立中共茶园支部,担任支部书记。5年,陈益诚转到遵义县马蹄扶持小学执教,和刘建东一起开展地下*活动。6年月,中共川南*组织通知陈益诚到重庆学习,同年4月调回四川古蔺大林区苏家坝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7年,中共川南*组织负责人廖林生再次派陈益诚来到遵义县马蹄,传达中共中央《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的指示,陈益诚仍任茶园支部书记。8年,陈益诚在西安开药铺,作为地下*联络点,发展的地下*员有程奠平、王恩智、马文儒、李辉、李桂权、阳泽文等。年1月,中共川南地下*批准建立金(沙)遵(义)特支,陈益诚担任书记。同年月,陈益诚被组织调回古蔺负责大林、太平渡的地下*组织发展工作。年在四川古蔺县中心县委组织工作,直到解放。三、刘建东
刘建东(又名刘作辅、刘跃东、刘育群),四川泸县人。年由冯中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中共川南地下**员。4年月,根据川南地下*组织的安排,将刘建东从赤水转移到金沙县茶园隐蔽工作,后受遵义县马蹄扶持小学校长马文儒聘请到扶持小学任教。4年7月中共川南*组织负责人廖林生派中共*员陈益诚、邓应祺从赤水转移到茶园建立*组织,指定陈益诚为负责人,就地开展活动,组建中共茶园*支部,刘建东担任茶园支部宣传委员。组织安排刘建东要设法将陈益诚从茶园转移到马蹄。5年,陈益诚从茶园转移到马蹄,二人在教学中对学生深入浅出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发展地下*员。扶持小学停办后,刘建东转到马蹄中心国民小学任教,陈益诚到重庆学习。马蹄赵应中邀刘建东加入国民*,刘建东将这一情况向在古蔺的陈益诚书记作了报告,陈益诚同意他加入国民*,取得开展斗争的合法身份。7年,余辉从古蔺转移到遵义县马蹄中心国民小学同刘建东一起开展地下*活动,余辉任组织委员。8年,中共茶园支部因形势发展需要,决定设点联络。陈益诚便在西安街上,以开中药铺作掩护,建立起*的活动联络点。余辉到安底致用中学,刘建东到安底致用小学。年1月,经中共川南*组织批准,将活动在遵义县马蹄的中共茶园支部扩建为中共金遵特支,特支书记陈益诚,组织委员余辉,宣传委员刘建东。同年月,陈益诚调回古蔺。中共川南*组织负责人周平明确余辉为金遵特支书记,刘建东为组织委员,熊加林任宣传委员。解放后,刘建东被*组织调到毕节地区纳雍县任县长。第二章建国后泮水著名人物第一节*队一、刘龙光
刘龙光,男,汉族,8年10月生于遵义县泮水镇永定村田湾组。5年起在中国人民解放*某部任战士、副班长、班长。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从年提干,先后任某部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1年起历任某师参谋长、某部团长。年起先后任某部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4年起任某部副*长。00年至今任山东省*区副司令员。大学文化,曾先后毕业于四川成都*干校、北京*事学院、北京国防大学和长沙科技大学。二、兰显忠
兰显忠,男,泮水镇联盟村人。毕业于北京*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重庆市警备司令部参谋长。三、王绍洪
王绍洪,男,汉族,大专文化,中共*员,年5月出生于遵义县泮水街上。先后就读于泮水小学、鸭溪中学和贵州广播电视大学。8年至年8月,先后在泮水公社上山下乡当知青,参加乌江渡发电厂建设。年1月应征入伍,在武警兴义公安消防中队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文书。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7年月复员退伍至年6月,先后在遵义县知青办、编委办、劳动人事局、体改委、高坪区(“建并撤”后改为高坪镇)工作,历任工作员、劳动人事局干部股股长、副局长、体改委主任、区(镇)*委书记。年6月至6年10月,任中共遵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6年11月至年11月,任县委常委、遵义县人民*府常务副县长。年1月至今,任中共遵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组书记。9年8月至年1月,曾兼任中国人民解放*贵州预备役师一团副团长(中校*衔)。工作之余,还勤奋笔耕,先后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文章多篇。
四、熊元寿
熊元寿,男,汉族,4年月生于遵义县泮水区洪关乡联心村。中共*员,现泮水镇畜牧站退休职工。
6年11月应征入伍。年月在云南昆明*区十一*三十三师九十九团七连任副班长。
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年月17日,九十九团七连奉命攻打平顶山右侧无名高地。无名高地地形险要,山高坡陡,杂草丛生,地雷密布,是平顶山11高地的前沿阵地,是敌人重点设防区之一。连长一声令下,攻占无名高地的战斗开始,战士们爬在地上,拉着野草匍匐向上隐蔽前进,当接近敌阵地50米处时,被敌人发现,越兵调集所有轻重武器,对七连实施严密封锁。子弹像雨点般地从战士头上身边呼啸而过,有的战士中弹牺牲,前进受阻,情况十分危急,战士们焦急万分。熊元寿心如刀绞,怒火燃烧,决心拿下敌人火力点。他率先猛冲,就在这时,敌人一颗手榴弹在熊元寿侧边爆炸,一块手榴弹片深深的扎进了他的右肩部,血往外流,可他不顾伤痛,两眼迸出怒火,翻身跃起,冲到敌阵左侧,低势运动到敌火力点前,两个狡猾的敌人发现了他,正要开枪射击,班长赵志斌一梭子弹从左下方向敌扫去,压制了敌人火力,二敌应声倒下。班长的这一举措给熊元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他忍着剧痛猛地站了起来,端起机枪,两个点射,击毙了敌机枪手和一个手持冲锋枪的敌兵,随后又端起机枪在敌阵地上左冲右杀,打乱了敌人的阵地,这时七连突击排乘乱直入敌阵,迅速占领了无名高地。这次战斗,熊元寿击毙敌机枪手1名,敌兵名,缴获机枪1挺,冲锋枪1支,第一个冲上坡,为部队夺取11高地和平顶山高地建立了立足点,打开前进的道路,减少了七连的伤亡,为这次战斗胜利立下了一大功劳。随后又投入了攻占11高地和平顶山高地的战斗,一直冲在前面,为后续部队开路。进攻战斗结束,部队转入防御,敌人多次进攻,熊元寿和战士们一起坚守阵地,有些同志牺牲了,他奔跑在阵地上,一会儿甩手榴弹,一会儿打机枪,一会儿打步枪,继续守住阵地,打退敌人进攻。
熊元寿在平顶山战斗中,冲得快、打得猛,在右肩受伤的情况下,英勇顽强,孤身入敌阵,浩气丧敌胆,表现了他不畏强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十一*三十三师*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并记一等功。
熊元寿在平顶山战斗前,由于他一直学习认真,埋头苦干,还利用休息时间为连队做了二百多根木凳,曾先后受连、营部奖励6次,荣立过三等功次。第二节科技一、胡甫正
胡甫正,男,汉族,0年5月日生于遵义县泮水镇永定村阳落组。6年9月在金沙县永安镇永安小学读书,后转遵义县泮水镇阳堡小学学习。年7月毕业考入泮水中学。7年7月毕业,毕业后留校代课一年,7年1月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工程系流体动力控制专业,1年1月获学士学位。年月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自动控制系流动力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年月获硕士学位。年4月至0年9月任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自动控制系讲师,工作6年多,完成了好几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撰写了7篇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论文,其中:《计算机语言研究》和《力学理论探索》两篇文章发表在美国一家权威杂志上。正是这两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论文,为他带来了重大转折。这两篇科研论文被英国巴斯大学校长发现后,胡甫正0年10月获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巴斯大学破格录取他为博士研究生,4年6月被授予博士学位。他在巴斯大学刻苦研究,在博士生中频频领先,特别是他的发动机研究成果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博士生生涯一结束,就被加拿大特斯马国际汽车研究设计公司看中,作为技术移民到该公司工作。由于他工作积极肯干,技术水平领先,很快被提任为该公司高级设计室主任工程师。5年9月获得加拿大“专业工程师”执照,并成为加拿大专业工程师协会会员。6年成为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会员。9年7月加盟麦格纳任高级工程师,负责汽车动力系统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他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杂志上共发表论文1篇,获项发明专利,4项特批专利。胡甫正生于大娄山中段啄子岩下的阳落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虽在异国他乡,但日夜思念着泮水山山水水、乡亲父老。他成功了,走出国门,走到了一个能为中国人争光的地方。他是泮水中学的骄傲,泮中学生的楷模。二、兰尧中
兰尧中,男,年10月生,贵州省遵义县泮水镇人,中共*员,留美回国人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8年9月进入泮水小学学习,年进入泮水中学学习。0年9月至年7月在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学院有色冶金专业学习。年9月至7年4月在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7年5月至8月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系学习。7年9月至0年月在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冶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0年月至5年月在攀钢研究院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从事研究。年5月定职为高级工程师。5年5月调入云南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与科研。6年10月破格晋升为教授。7年8月调云南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任常务副所长。9年月国家公选到美国内华达大学材料科学系做访问教授。年4月回国。00年被选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年月调入云南大学。现为云南省人民*府投资项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矿产开发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国际权威期刊SCIEI论文评审专家。独立负责或参与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11项。目前正在进行省人才引培和中美国际合作项目。其中“用化学法提高金江石墨品位”的研究,经有关专家鉴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的成果已在生产实际中应用,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滇西氧化铜矿加工技术”、“用化学法提高金江石墨矿品位”等。三、傅同良
傅同良,男,汉族,年生于遵义县泮水镇纸厂村,5年毕业于泮水中学。年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现任贵阳市农业实验中心主任、书记,兼任贵阳市种子公司总经理,贵阳市种子学会理事长,贵阳市*协委员。
年获贵州省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5年被评为贵阳市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年被评为贵阳市—特殊年度专业技术带头人,同年被评为享受贵阳市特殊津贴专家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年被评为贵州省管专家。
四、唐锡彬
唐锡彬,泮水镇西安村人,4年生,曾就读于泮水中学。1年考入桂林冶金地质学院,5年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物化勘探总队工作,年考入中南大学攻读工学硕士学位,6年到贵州电力设计院工作至年。现为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分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贵州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五、胥思勤
胥思勤,女,年5月出生于遵义县泮水镇西安街上。7年9月至0年8月,在遵义县一中高中部学习;0年9月至4年8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6年9月至9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9年9月至00年8月,在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工作经历:4年8月至6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0工厂地质处工作,助理工程师;00年9月至年在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后,进行科学研究。
六、张本光
张本光,男,汉族,4年月14日生于现泮水镇永安社区。
7年,泮水小学毕业。年,泮水小学附设初中毕业。年,遵义县一中高中毕业。7年,贵州省农学院林学系大学毕业。7年至年,在遵义市林业园林绿化局工作。
年起,开始写作新闻、通讯、散文、诗歌、专业学术论文等各种类型的文章,先后有近00篇文章在全国四十余家报刊杂志上发表。第三节书画艺术泮水是沙溪文化的发源地,沙溪文化的代表形式是书画艺术。泮水人酷爱书画艺术,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和造诣都很高,成名的书画家也不少,这里就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介绍。
一、刘朝元
刘朝元,男,汉族,19年生于遵义县西乡沙溪里一甲地名泮水场中街。年就读于泮水初高两级国民小学,年就读于金沙职业中学。0年毕业,年参加工作,在金沙县*府当秘书,一年后改任科员。7年,回遵义县泮水镇公所任文化主任。两年后,到遵义县芶江乡任乡长,直到解放。年退休,回归泮水。刘朝元自幼就勤学书法,曾先后临习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等名家书贴,及张旭、怀素、王羲之草书、暨汉魏碑体,能书写各大家书体,最擅长于草书和甲骨文。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书法展,获奖多次,在书法领域里取得杰出成就,多件作品被收录入雨枫主编的大型书画选集《中华当代书画艺术集锦》中。同时,被收录的作品在首届“中圣怀”中国书画展览中荣获优秀作品奖。00年,刘朝元的代表作品又被收录在张玉峰主编的《中华当代书画家大典》中。另外,中国书法联谊会将刘朝元多幅代表作在法国展出,得到国际友人的称赞。他的书法作品产量多,遍布于全国各省,并流传海外。刘朝元是我国当代百名书法大家之一。二、李秀锦
李秀锦,男,汉族,8年9月生于现泮水镇遵金村永安组。
年6月,荣获遵义县第二届西片区艺术节书法比赛一等奖,绘画比赛二等奖。年7月荣获遵义县纪念中国共产*建*八十周年书画作品展毛笔书法二等奖,美术三等奖。年二月,创作的书画作品在第二届“唐诗、宋词、元曲”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年三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现为遵义中国书画印研究会高级会员。第四节泮中优秀学子录泮水中学建校已经五十年了,风风雨雨走过了半个世纪。几十年来,泮水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由于时间仓促和年代久远,很多优秀学子没来得及联系或已经无法联系,在此,我们仅选择其中方便联系的几个加以介绍,以为今天学弟之榜样。同时,为节省篇幅,前面介绍过的也不作重复。
一、赵福强
赵福强,男,汉族,遵义县马蹄镇人,年10月至年7月就读于泮水中学高中部,曾任遵义县人民*府副县长。
二、赵文武
赵文武,男、汉族,共产*员,年1月出生于遵义县泮水镇青丰村梅子湾,现居北京市。
三、*琴
*琴,女,汉族,泮水镇人。——00年在泮水中学学习,00年以全县第二名的中考成绩从我校考入遵义县一中,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四、其他
吴强,男,汉族。年9月至5年7月在泮水中学就读,8年7月考入武汉市中南财经*法大学,5年在该校取得硕士学位,后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法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中南财经*法大学任教,副教授。
申鹏,男,汉族。8年至4年在泮水中学初中部、高中部读书,9年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00年获贵州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留贵州大学任教。年9月到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朱德新,男,汉族。先后在泮水小学、泮水中学读书,0年考入武汉大学,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现在深圳某大学任教。
朱德义,男,汉族。先后在泮水小学,泮水中学读书,参*后,年在部队考入贵州农学院兽医系。曾任贵阳市武警部队副*委等职,现仍在解放*某部任职。
周宗水,男,汉族,先后就读于西安小学、泮水中学,00年在遵义医学院取得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医院副院长,年1月荣获“遵义县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邓世星,女,汉族。先后在泮水小学、泮水中学读书。硕士学位。现任遵义医学院药学系讲师。古明镜,女,汉族。先后就读于泮水小学、泮水中学,年7月,到医院工作。年9月,在华西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陈恩谦,男,汉族。8年起,先后在泮水小学、泮水中学读书,8年考入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年毕业后,到贵州省遵义农业学校工作。曾任遵义农校副校长,现任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年6月,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穆浩勋,男,汉族,年至7年在泮水中学初中部就读,4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遵义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主要分管学校德育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