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山东博物馆*委书记、馆长刘延常在刚开幕不久的“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内,拿着讲解器为策展人员和讲解员亲自解读着每一段展线上的每件文物,一讲就是三个多小时,这已是他到任4天内第二次带领大家精读展览。作为入行35年的老文物工作者,他对文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尽多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年轻人,把展览做得日臻完善。
来山东博物馆任职前,刘延常在文博圈已深耕数十年,不仅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学术研究更是成就斐然。他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考古专业,先后担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总支副书记、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考古学会两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合作导师。主持发掘五莲丹土、曲阜鲁故城等20余个文物点,主编出版《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山东卷》等6部著作,发表岳石文化、莒文化等考古报告和研究文章50余篇。
多年的学术研究练就了刘延常馆长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参观展览时,他对一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文物“象牙琮”的命名产生了质疑。当晚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