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2019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TUhjnbcbe - 2023/12/6 6:03:00
北京治白癜风的费用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m/
白癜风的治疗办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49431.html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nb.ifeng.com/a/20180619/6664841_0.shtml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m.39.net/pf/a_4585639.html
甲氧沙林片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2203.html
盖博士白癜风遮盖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328634.html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白癜风治疗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治好白癜风费用 https://m.39.net/disease/a_5419382.html
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 https://m.39.net/pf/a_5231213.html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vxbdf/

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年,全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大攻坚战成效突出,“六稳”工作有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成绩亮眼,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塑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全省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数为.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1.1%;第二产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2亿元,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4∶41.3∶51.3调整为7.2∶39.8∶53.0。人均生产总值元,增长5.2%,按年均汇率折算为美元。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51.7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1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9%,比上年降低0.06个百分点。

物价保持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食品价格上涨10.6%,非食品价格上涨1.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3%,购进价格下降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8%。

表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

常住人口平稳增长。全年出生人口.39万人,出生率11.77‰;死亡人口75.44万人,死亡率7.50‰;自然增长率4.27‰。年末常住人口70.21万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8.06%,15-64岁人口占66.1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7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51%,比上年末提高0.33个百分点。

二、重点战略

动能转换提质加速。“四减四增”深入推进,全年压减煤炭产能万吨,生铁产能万吨,粗钢产能万吨,焦化产能万吨。“四新”经济增势强劲,实现增加值占比达到28%,投资占比达到44.8%。实有市场主体.5万户。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8万户,比上年增长29.0%;新登记“四新”经济企业增长37.3%。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家,总量1.1万家,增长28.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0.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增加值分别增长5.5%、5.7%和9.3%,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3、4.5和8.1个百分点。光伏电池、智能电视、服务器和光电子器件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2.3%、25.5%、16.6%和13.4%。软件业务收入.9亿元,增长16.0%;软件业务出口15.2亿美元,增长12.5%。

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农业“新六产”培育壮大,累计培育家庭农场7.3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0万个。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40万人。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38.6%。休闲农业持续升温,认定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1个、示范点28个,山东最美休闲乡村37个,齐鲁最美田园35个,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32个。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进展顺利,完成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饮水提升、个饮水型氟超标村改水和个无集中供水设施村通水工程。农村新增清洁取暖万户,改造农村危房4.4万户,完成涉农街道村庄改厕55.4万户。

海洋强省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趋优,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增加值居全国首位。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总数为44处,占全国的40%。新增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创建项目22个。举办首届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和东亚海洋博览会等活动。设立“中国蓝色药库”开发基金50亿元,建成现代海洋药物、现代海洋中药等6个产品研发平台。新增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63家,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升级项目获国家立项。

三大攻坚成效显著。积极化解金融风险,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0亿元,比年初减少.8亿元;不良贷款率2.89%,较年初下降0.45个百分点,自年以来首次实现“双降”。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个,覆盖带动贫困人口85.9万人,改造贫困户危房3.2万户。污染防治持续加力,重污染天数平均12.3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50μg/m3,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42。国控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为65.1%,劣五类水体控制到1.2%。近岸海域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比例为90.0%。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开工建设4条高铁,鲁南高铁日照至曲阜段建成通车,高铁通车里程达到公里,省内高铁成环运行。公路通车里程28.0万公里,比上年增加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增加公里,开工建设5条,建成通车9条,实现“县县”通高速。新增油气长输管道里程6.8公里。*水东调二期工程、峡山水库胶东调蓄省级战略水源地工程和引*济青改扩建主体工程建成通水,胶东地区引*调水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南水北调工程尾工全部完成。沿海港口生产型泊位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3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4.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省外电力总调入.1亿千瓦时,增长33.7%。海阳核电一期、山东-河北特高压交流环网等重大能源工程建成投运。

“双招双引”推深走实。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注册企业家。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建成运营。成功举办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第十八届泛*海中日韩经济技术交流会、第七届山东央企经贸合作对接会、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等活动,创新举办“对外经贸合作路演”14期,62个重点外资大项目到位资金26.2亿美元,世界强企业投资项目62个。创新人才积极培育,住鲁两院院士5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人,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人,泰山学者人,齐鲁首席技师人,高技能人才.1万人,获得“山东惠才卡”人选人。

表2年主要人才培养平台数量

“三核”引领作用突出。济南、青岛、烟台三市实现生产总值.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3%;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4.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亿元,增长7.9%,对全省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46.3%。进出口.6亿元,增长6.5%,对全省进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为54.3%。实际使用外资.2亿美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的比重为68.2%。

三、改革与创新

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国企改革强力突破,省属国有企业混改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全年完成混改企业户。山东机场管理集团、山东港口集团挂牌成立,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完成战略重组。县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全国率先完成,个县市区(含各类功能区)共划转企业户、资本额亿元。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顺利推进,54家开发区体制创新试点单位内设机构撤减64.9%,代管乡镇压减46.2%。“扩权强县”改革持续深化,在81个县(市)推进市县同权,省财*直管县由20个调整扩大到41个。农村改革扎实推进,稳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基本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共清查资产.4亿元;82.2%的村(组)成立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并登记赋码。电力体制改革取得成效,一般工商业用电连续两年降价10%,全年减少用电成本65亿元。

营商环境加速优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集中推进,市县乡“一窗受理”试点基本完成,帮办代办、吐槽找茬、窗口无权否决等机制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不断深化,对项行*许可事项全面实施,在山东自贸区开展全覆盖试点,对中央、省级层面设定事项项和12项分类推进。放管服改革与减税降费协同推进,省级新取消行*权力事项10项,承接下放管理层级行*权力事项9项。全年为各类市场主体减税降费1亿元以上。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7亿元。

质量强省建设稳步推进。年末有效注册商标.8万件,比上年末增长35.2%。其中,驰名商标件,地理标志商标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件,增长24.2%。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9个,其中纳入首批“中欧10+1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10个。有效期内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35个。41个品牌入围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单。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换版升级企业3.2万家。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新增家。20家企业的20个产品获得“泰山品质”认证。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建设,发布实施地方标准项,建设开展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分别为个和个。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加强创造,发明专利申请量7.0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1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件,比上年增长32.8%。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1万件,增长15.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08件,比上年增加1.30件。全年登记技术合同3项,合同成交额.2亿元,增长34.5%。平台建设提质增速,国际首个超算科技园开园启用,首批4家山东省实验室启动布局,建成省级“*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22家。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11个。院士工作站家,新增家。创新创业活力迸发,获国家科技奖32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家,新增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家,增长41.6%。科技企业孵化器家,其中国家级98家,省级家。众创空间家,其中国家级家,省级家,服务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3.2万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家,省级示范创业大学10家。年末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15.0%。其中,私营企业增长18.4%,个体工商户增长14.0%。

四、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粮食总产量.4亿斤,增加7.5亿斤,连续6年过千亿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产品个,增长9.1%。

表3年农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表4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林牧渔业平稳发展。林地面积.0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7.95%。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6万吨,比上年下降17.7%;禽蛋产量.6万吨,增长0.7%;牛奶产量.0万吨,增长1.3%。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9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8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万吨。年末专业远洋渔船艘。

现代农业建设加强。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库18座、小型病险水库座、大中型病险水闸61座,防洪治理受灾重要河道9条。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43处,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健康养殖示范面积11万公顷,新增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分别为34处和37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7%。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稳中求进。全部工业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4%,高技术产业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下降0.1%,利润总额下降8.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3%。上榜中国企业强的企业50家,上榜中国制造业企业强的工业企业83家。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的分别有19个县(市)和12个区。

表5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建筑业实力不断增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家,比上年增加家。其中,特级和一级建筑企业家,增加家。建筑业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表6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及构成

六、服务业

服务业主引擎作用突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GDP)比重为53.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2%。

服务业新动能增势强劲。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8.0%。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0.8%、10.1%和10.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51.4%、19.7%和16.9%。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旅游总收入.3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接待国内外游客.3万人次,增长8.6%。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座。新获国家评定5A级旅游景区1家,A级旅游景区家。旅行社家,星级饭店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2家。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单位3家。国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分别为1家和20家。国家级、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分别为39家和家。青岛崂山区、潍坊青州市、济宁曲阜市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邮*电信快速增长。邮电业务总量.7亿元,比上年增长55.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7亿元,增长59.0%;邮*业务总量.0亿元,增长35.9%。快递业务量28.9亿件,增长32.1%。光缆线路总长度.4万公里,增长3.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0.0%;移动电话用户.5万户,增长2.0%。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部,比上年增加5部。(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万户,新增.3万户。

交通运输形势稳定。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量6.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货运量36.5亿吨,增长4.3%。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6.1亿吨,增长8.9%。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4%。其中,私人轿车1.7万辆,增长9.3%。

表7年客货运输量及增长速度

七、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下降8.4%。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1.7∶30.1∶68.2,服务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长8.4%,占全部投资的24.5%。重点领域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8.7%,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投资增长32.8%,航空、道路和铁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63.9%、40.5%和27.9%。

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住宅投资.2亿元,增长16.7%。商品房施工面积67.4万平方米,增长9.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0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竣工面积10.2万平方米,下降3.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7万平方米,下降4.0%。商品房销售面积.3万平方米,下降5.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0万平方米,下降2.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7.8%。

八、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餐饮收入.9亿元,增长9.7%;商品零售41.7亿元,增长6.0%。城镇零售额.7亿元,增长6.2%;乡村零售额.9亿元,增长7.2%。

新兴消费潜力释放。智能商品高速增长,可穿戴智能设备、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37.8%和63.2%,能效等级1、2级商品增长9.2%。服务型餐饮增势强劲,限额以上餐饮配送、外卖送餐服务营业额分别增长24.0%和89.5%。

网络零售拉动有力。网上零售额.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0亿元,增长19.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6%,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贡献率为27.5%。

九、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稳旧拓新。货物进出口总额.9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出口.4亿元,增长5.3%;进口.6亿元,增长6.4%。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4.3亿元,增长4.5%;纺织服装出口.1亿元,增长2.4%;农产品出口.5亿元,增长7.3%。服务贸易进出口.4亿元,增长8.9%。其中,出口2.6亿元,增长14.2%;进口6.9亿元,增长4.1%。

表8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值及增长速度

利用外资较快增长。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家,比上年增长16.7%;实际使用外资.9亿美元,增长18.6%。其中,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8.6亿美元,增长36.7%。新设立高技术外商投资企业家,增长24.2%;实际使用外资20.8亿美元,增长14.2%。

对外合作稳步有序。实际对外投资.1亿元,比上年下降9.0%。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亿元,下降1.8%;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3万人,增长8.4%。

“一带一路”深度融入。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出口.2亿元,增长16.3%;进口.7亿元,增长15.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实际投资.6亿元,增长5.6%;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亿元,增长5.1%。

十、财*金融

财*收支保持稳定。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税收收入.2亿元,下降1.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亿元,增长6.3%。其中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9%。

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8.9亿元,比年初增加.1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亿元,比年初增加.4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0.4亿元,增加.4亿元;县域贷款余额.9亿元,增加.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亿元,增加.8亿元。

资本市场表现活跃。年末上市公司家,新增18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家,股票总市值2.3万亿元。“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为家、家和家。证券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交易金额1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8.7%。期货公司代理成交金额8.2万亿元,下降19.8%。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家,增加55家;管理基金规模.0亿元,增长12.8%。

保险业健康发展。保险保费收入.9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亿元,增长5.5%;人身险保费收入.1亿元,增长10.8%。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额.2万亿元,增长46.6%。支付各类赔款与给付.4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6.0亿元,增长27.7%,为.2万户(次)农户提供.7亿元的风险保障。

十一、民生保障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8.2%;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元,增长7.0%;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元,增长9.1%;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9.2%。全省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9.9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分别为37.1平方米和43.5平方米。

表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表10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长速度

表11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城市建设日趋完善。城市建设投资.8亿元,比上年增长4.8%。累计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公里,新增.3公里;累计建成海绵城市面积.2平方公里,新增.4平方公里。改造合流制管网.6公里,设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部完成。累计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座;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65万吨/日,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32万吨/日。新增城市(县城)清洁取暖面积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0万人、.8万人、1.0万人、.7万人和8.8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万人和.8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5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补贴标准由元提高至元。省内异地医院家。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14.3%,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4.5%。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3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0元,比上年提高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万人,年人均保障标准元,比上年提高元。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个,养老床位64.4万张。

保障安居工程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工22.4万套、基本建成18.7万套,完成率分别为.7%和.9%。入选全国老旧小区改造试点省,开工改造老旧小区个、21.6万户。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4.1万户,完成率.9%。

安全事故防控有效。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死亡人,分别比上年下降41.1%和21.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十万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4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2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

十二、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所,新增学位59.7万个。新补充中小学教师3.5万人、公办幼儿园教师1.0万人。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为44.3万人、29.3万人和14.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8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1.8万人。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创建计划,15所高职院校入选。新设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筹建康复大学。ESI综合排名上榜高校达到21所,其中6所高校进入内地高校综合排名前位。

表12年各类学校基本情况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兴盛。成功举办第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篆书篆刻刻字展等文化活动。推出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累计完成各类演出86场。年末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13%和99.10%。城市影院家,票房28.8亿元。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个,公共图书馆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个,美术馆55个,文化站个。出版各类图书种,报纸84种,期刊杂志种。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分别为17个和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项和项。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处和1处。

卫生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8.4万所。其中,医院所,比上年末增加36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0万所,增加0.2万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率分别为91.0%和93.9%。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55元提高至69元。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0万个,签约居民.4万人。

体育事业全面推进。举办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活动5项次。举办参赛规模0人以上的马拉松比赛29场。体育社会组织个,新增3个;村级体育总会个。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90%。10名运动员在9个项目上获世界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获金牌枚。年度全国最高水平比赛获金牌57枚。

气象地震服务能力增强。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次,人工作业增加降水15.2亿立方米,减少雹灾损失2.5亿元。妥善应对显著性有感地震25次。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依据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国家统计局和各地区统计局共同修订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生产总值的初步核算数。修订后我省年生产总值为68.9亿元。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4.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

6.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

7.软件业务收入统计范围:一是在我国境内注册(港澳台地区除外),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且主营业务年收入万元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二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营业务年收入在0万元以上,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且该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或其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且主营业务年收入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9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